首页 -> 2008年第7期

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者:杨丽丽




  摘要:总结出了一套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思路,从一些细节上对授课方法进行了讨论。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尝试,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院校电子通信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好本门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其内容枯燥、抽象,学生厌烦理论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当今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体会。
  
  理论教学应注重授课方法的多样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拘泥于“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贫乏、形式单一的框架,而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多样化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知识的单一性和枯燥性,多角度、全面地展示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课堂演示实验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时候它受制于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开展,包括时间、场地、课时的因素。但一旦它被运用得当,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此外,又能直观地反映知识的细节部分,将理论反映在实际的现象中。同时,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演示与知识相关的实验,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强化操作要领,同时,又能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另外,教师也可采用师生合作互动方式。在演示实验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操作,既提高了参与者的动手能力,又集中了未参与者的注意力,对操作者的优点、缺陷和其中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巩固了记忆。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我就演示了一个单向整流电路的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了二极管的特性,使学习更有目的性、更容易。
  多媒体教学也是现代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运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多媒体软件将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概念、电路及一些抽象的、比较难理解的原理等内容制作成动画并配上语音解释,以直观、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像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复杂的过程简单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同时,也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主动性,教师易教,学生爱学,从而完成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二极管的单相导电性的原理阐述,如果教师仅凭语言来讲述电子、空穴对PN结的影响,那么,对初学电子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难以充分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地演示PN结加正向电压导通、加反向电压截止的现象,就起到了化难为易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再如,讲半导体的内部结构时,可采用Flash软件将载流子的运动做成动画,学生容易接受,效果比抽象的理论讲解要好得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缩短教学时间。
  
  注重实践操作,强化理论与实践转化
  
  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较大,学生学的知识比较抽象,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如今,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往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拓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及学习思路狭隘等问题。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技术型人才,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才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兴趣。所谓实践教学就是教学不拘泥于理论,不限制于理论,把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而不是停留在枯燥的公式推导与原理分析上。当然,课堂上的转化并不是广义地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去,而是反映在课堂实验上,这个实验也不是教师在讲台上的演示实验,而是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把理论通过实验来验证,或者直接把结果反映在实验上,一切理论到实验的转化都由学生来完成,各个实验步骤都由学生来设计,这样做的教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虽然这样一来,教学的进度不是很快,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这样的模式步入正轨,所起到的教学效果将是以往的数倍。例如,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学生对“负反馈降低了放大倍数,但减小了输出信号的失真”有所怀疑,于是我安排学生进行两组实践操作,并要求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第一组是电路开环时,逐步加大Vi,使输出信号出现失真(但不可过分失真),记录该时刻的Vi和Vo。第二组是电路闭环时,也逐步加大Vi,使输入幅度接近开环失真时的波形幅度,观察输出波形,发现此时并未失真。通过这样的比较,不仅验证了理论结果,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探究兴趣。
  
  讲授要求循序渐进,由浅及深
  
  循序渐进是指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它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知识—结构”论,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与发展相互作用的理论,都强调学生要掌握特定的知识体系。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是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任何科学知识都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都是以相应的科学体系为基础,并考虑到教学方法上的需要。教学如果违背了这一系统,学生只能获得零散的知识,这对未来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都将造成很大的困难。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研究问题应从简单入手、逐步深入。一方面应从内容整体结构上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进行施教,另一方面在每一问题的讲解中也应从简单入手、步步深入,考虑到内容深浅、习题难易、方法简繁等方面,教师也要灵活处理分层,不能照本宣科,要有的放矢进行删改添补,让书本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逻辑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让学生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管脚时,应先重点详细地讲解三极管的放大原理,该部分内容是学生掌握判别方法的关键,如果脱离了理论讲解,而是一味地将方法教给学生,一方面,学生因不理解而无法正确掌握,另一方面,即使已经会使用的学生,也会很快遗忘,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
  
  言语要求通俗、形象并饱含情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外在因素或个体的自身原因,在学习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思维障碍,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俗、形象并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可以克服这一问题。
  形象贴切的比喻运用恰当的比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在卡诺图化简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化简技巧,笔者将方法简化成一句口诀:先爱心(先处理仅有一种组合方法的最小项)、后雄心(其次处理所含最小项个数最少的那个乘积项)、再细心(最后处理剩下的最小项)。事实证明,通过这些比喻后,把卡诺图的化简技巧形象地表达出来,学生听课津津有味,且记忆牢固,运用也很得心应手,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通俗易懂的语言电子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语言也更专业化,这给学生的认知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通过语言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专业的语句通俗化,达到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的目的。
  真实流露的情感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教师必须时时处处做到语言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注意在语言上给予表扬和鼓励,善于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过多地指责、讽刺、挖苦学生,那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许燕青,马草原,高然.《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S1).
  [2]陈哲.《模拟电子技术》课要引导学生过好“三关”[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3]刘捷.《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4,(1).
  [4]徐柳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5,(2).
  [5]江巨浪,吴昭方,郑江云,丁宪锟.《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6]唐莺,翁飞兵,单庆晓.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J].教学研究,2006,(2).
  [7]李卫民.高校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6,(4).
  作者简介:
  杨丽丽(1981—),女,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电子与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