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基于职业的任务设计研究

作者:艾于兰




  摘要:着力于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运用中的关键环节——任务设计,并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探讨了基于职业的任务设计的意义和要领,总结了在任务设计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任务设计
  
  随着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变得日益重要,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开始尝试设置人力资源相关专业,并在文员、行政管理、商务等相关专业中开设人力资源的专业基础课程。人力资源学科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而职业院校的学生厌倦枯燥的理论学习,注重学习的实操性,他们抽象思维较弱、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强。另外,他们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从未接触过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对人力资源的各管理模块难以理解。如何在职业院校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如何使各项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内化?笔者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环节——任务设计中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探讨和总结。
  
  任务设计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重要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张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结果等环节。本文之所以强调基于职业的任务设计,是因为它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任务设计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职业的任务设计就是根据对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一个能够应用一部分该阶段所需要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的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设计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学任务的设计,按部就班根据教材来设置任务。职业教育中的任务设计应当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转化,使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尽快走上工作岗位。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任务驱动的各个环节当中,基于职业的任务设计是职业院校任务驱动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首先,任务设计里包含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如果任务设计与学生未来的工作毫无关系,那么教学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学习本身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其次,任务设计是其他环节的基础,其后的任务分析、引导完成、评价等环节都是基于第一个环节“任务设计”开展的,任务设计的合理性和明确性将对整个任务驱动教学的成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务设计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施要点
  
  任务设计应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在任务设计时必须根据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人力资源工作,选择相应的教学重点,继而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教学任务。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学生主要从事人事文员工作,如在绩效管理中,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应该是主管的工作,而人事文员只起到收集资料、催促工作进程的辅助作用。如果以制定绩效考核制度为任务则不恰当,应该让学生在即定考核制度下模拟绩效评估打分,这样能使学生对绩效考核的流程有深刻认识。
  搭建模拟的任务环境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实施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共同配合,所以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实施必须要搭建模拟环境,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每个小组成立一家公司,公司行业、经营方向和规模不限,公司里至少有5个部门,如市场部、财务部、研发部、清洁部、销售部、人力部等。每个学生担任一个公司/部门负责人,如总经理、市场部经理、人力部经理等。
  设计首尾相连的任务链单个任务的设计固然重要,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任务链的设计尤其关键。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各知识模块之间环环相扣,联系紧密,所以在任务设计时也要将前一阶段的任务输出,作为本阶段的任务输入,使任务环环相扣,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如要求学生根据人力资源规划模块的预测结果,完成招聘录用模块的招聘计划;继而要求学生根据招聘录用模块成功录用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开发。每个任务环环相扣,形成人力资源管理任务链。
  任务要有明确的成果任务有明确具体的成果,可以进行检查与评估。如工作分析环节要上交岗位说明书,招聘录用环节要上交招聘计划、招聘广告、还要进行模拟宣讲会和模拟面试演示。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各知识模块基于职业的任务设计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录用、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六大模块,笔者结合岗位要求、人力资源知识和学生特点在各知识模块提出了相应的任务。以下对笔者提出任务的步骤和内容进行探讨和总结。
  步骤一:分析人事文员岗位职责为了使教学与职业任务相结合,首先要分析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职责范围,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一般从事人事文员一职,人事文员工作职责范围如下:(1)依据各部门人力需求和人员储备计划做好招聘计划。(2)协助主管联络劳务、人才市场等相关渠道,进行现场招聘。(3)负责培训计划编排与实施,新进员工和在职人员培训、规划及督导执行。(4)协助主管组织月度和季度考评,并及时完成统计、整理和发布工作。(5)负责员工的薪酬计算与统计工作,并将考评和薪酬调整结果记入档案。(6)办理员工录用、登记、入职、任免、迁调、奖惩和离职等具体手续。(7)负责员工的人事档案的日常维护工作。
  步骤二:确定《人力资源课程》基于职业的教学重点如上文所述,尽管人事文员的工作大多是在主管指导下进行的,但要做好协助工作,就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各模块的内容和作用有基本的了解。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工作分析的定义和作用;(2)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方法,懂得如何预测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3)懂得如何制定招聘计划,掌握一般性的录用程序和录用标准;(4)了解培训开发的作用和培训形式,掌握制定培训计划的方法和原则;(5)了解绩效管理的意义,实施流程以及基本方法;(6)了解薪酬的种类,能够理解既定的薪酬福利方案。其中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录用、培训管理等方面是学习的重点,而工作分析、绩效管理和薪酬只需要了解。所以任务的设计主要聚焦于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录用、培训管理。
  步骤三:根据教学重点和任务设计的要求制定任务根据职业任务、教学重点和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针对各个模块精心设计了任务,以下对几个有代表性的模块展开说明:(1)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对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资格的说明,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虽然撰写工作说明书不是人事文员的工作重点,但他们需要了解工作分析的内容,通过让学生从网络上搜集相关工作说明书,能够加深小组成员对工作分析的理解和印象。任务制定:组建一家至少有四个部门的公司,并撰写公司里每个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说明书。(学生可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提交成果:每个小组派一名负责人介绍自己的公司的经营业务、人数、组织结构图以及每个学生在公司里岗位,并由每个人上台介绍各自岗位的工作说明,包括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2)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对未来公司里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预测,简单来说是计划将来公司需要招聘多少人,招聘什么样的人,部分公司会要求人事文员做出简单的人力资源规划。任务制定:搭建企业虚拟环境,如公司今年将完成流程改造,生产部门工作效率提高20%;公司明年战略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10%;公司平均每年会有2%的人员流失率。根据以上环境,制定公司下一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即要给出预计明年每个部门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情况,通过什么办法进行平衡,其中是否需要招聘,招聘多少人。提交成果:每个小组交一份人力资源规划报告,并派公司内各部门负责人介绍本部门明年的人员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相应的平衡措施。(3)招聘录用。任务制定:要求每个小组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实现人员的招聘和录用。这其中包括制定一份招聘计划,撰写一个公司内部的招聘公告和对外的招聘广告,制定录用程序,以情境模拟的形式展示模拟面试。提交成果:每个小组上交一份招聘计划和录用程序;每个人上交一份内部招聘公告和对外招聘广告;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介绍本公司的招聘计划,并模拟招聘会/宣讲会和面试情景。(4)培训开发。人事文员主要负责培训中的组织管理工作,所以必须对各种类型的培训形式有深入了解,制定培训计划有利于学生了解各类型培训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任务制定:要求每个小组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本部门人员的特点,制定一个系列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和形式自行选择。提交成果:每个人上交一份针对本部门人员制定的培训方案,要写明培训方案设计的思路以及培训内容简介和培训形式;由小组选派一份较优秀的方案上台展示。
  采用基于职业的任务设计有效地将职业任务与教学任务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强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效果。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类知识结构严谨、与企业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中进行任务链的设计和任务环境的搭建,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未来的研究可关注于任务表格的设计以及任务的进一步细化。基于职业的任务驱动是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将学生培养为面向社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
  [2]董成波.关于“任务驱动探究式教学法”在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6,(1).
  作者简介:
  艾于兰(1981—),硕士,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工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营销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