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关于中专会计模拟实验教学

作者:何润林




  摘要:从会计模拟教学运作模式的两个阶段,对中专开展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专;会计模拟实验;运作模式
  
  会计模拟实验,就是根据实习教学的要求,按照会计主体及其核算资料,运用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采用模拟工作岗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会计操作技能训练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
  
  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必要性
  
  培养既懂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中专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后,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接触会计主题,熟悉会计业务,掌握实际操作规范,练就一套熟练的会计操作技术。
  为了保证实习教学的效果,突出实习教学的特点,应创造必要的实习实验条件,可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
  会计模拟实验解决了校外实习效果欠佳的问题。以往的学生实习大多依靠下工厂、下商店等途径。由于受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特点等因素,校外实习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而进行会计模拟实验的优点在于,模拟业务设计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可塑性强,实习成本低,仿真模拟的效果非常接近现实。
  会计模拟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在会计实验课中,蕴藏着丰富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教师可通过模拟实验教学,充分、灵活地运用其中的丰富内涵,结合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热爱会计事业,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在会计实务中坚持原则,坚持准则,诚实守信,不做假账。教师要充分利用《会计法》中对凭证、账簿及报表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会计行为, 培养学生“忠于职守、实事求是、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得到发展。
  
  会计模拟教学的具体运作模式
  
  根据实验的组织形式不同,会计模拟教学可以分为基本技能训练模拟实验、综合实习模拟实验以及电算化模拟实验三个阶段。
  (一)基本技能训练模拟试验阶段
  基本技能训练是综合实习模拟实验的基础,是综合实习训练的准备和过渡。在这个阶段,教师从会计数字的书写、点钞的方法开始,把学生从课堂上引导到会计业务的真实环境中来。通过实验资料,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用示范的方法告诉学生怎样识别原始凭证,填制有什么要求;怎样根据经济业务去选择记账凭证、填制凭证;如何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怎样进行成本核算,怎样对账结账,怎样利用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如何整理装订会计档案等。所有这一系列的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动手来做,旨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综合实验打基础、做准备。
  在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必须严格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因为学生是初次动手,不可避免地会在填制会计凭证、报表和登记账簿时发生错误。为了节省会计凭证、报表和账页,在填制时可以让学生使用中性铅笔填写。此时对学生必须严格要求,因为在这个阶段养成的习惯,直接影响到综合模拟训练和以后从事会计工作的行为习惯。如:记账的时候必须坐姿端正;会计数字的书写要规范,应保持45°~60°倾斜度,数字应占账簿格子的1/2高度;凭证与账簿的填写登记必须数字清晰、干净整洁;日记账必须逐笔登记按日结出余额和库存核对,不能拖延记账时间;编制报表时必须先结账后再编报表,不能先编报表再结账。
  要注重会计操作技能训练的不同侧重点实习操作中有的技能方法会反复出现,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就会逐渐加深,如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等。而有的技能方法在操作中较少出现,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就相对差一些,如识别原始凭证、填制各种原始凭证、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等。对这些技能训练可以多利用实例,以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如在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课题中,学生已练习了各种原始凭证的填制,但由于凭证的类型太多,填完以后印象不深。此时可要求学生对操作训练的经济业务复制出原始凭证再次练习填制,并根据填制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这样,学生对原始凭证就多了一次练习,提高了原始凭证填制的熟练程度。
  (二)综合实习模拟实验阶段
  突出模拟实习的综合性、连贯性经过基本技能训练模拟实验阶段,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设置账簿和登记账簿的技能,不过所掌握的技能是分散和不连贯的。在综合实验中所给出的资料是一个企业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通过这套综合模拟实验的操作,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练习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达到将所学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融会贯通的目的。
  采用分岗协作形式学生分岗实习是指将规定的实习经济业务内容按照实际工作习惯分成若干个会计工作岗位,将学生分成相应组别实行按岗位实习,并轮岗操作。如将会计岗位划分为12个:会计主管、出纳、资金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利润核算、往来结算、专项基金核算、总账报表、稽核、综合分析。这种组织方式实践性强,任何环节出错必然影响其他岗位工作质量,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感和协作精神。
  提高会计模拟实习的趣味性由于模拟实习从建账、制单、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是由一人来完成,学生在实习开始时兴趣盎然,随着实习进程发展到综合实习阶段,兴趣日益减弱,这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知识,不利于按时完成模拟实习任务。在综合模拟实习课设计中应注意各种形式和组织方式有机结合,如岗位交换、模拟银行、模拟仓库、模拟销售员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电算化模拟实习实验阶段
  在手工模拟的基础上,还应开展计算机模拟。为使学生增强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提高会计业务综合处理能力,掌握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应将模拟对象的经济业务在计算机上进行会计处理,将原来用手工操作的主要内容进行电算化实习,在手工模拟核算资料的基础上,从原始凭证的输入、记账凭证的编制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重新进行计算机模拟。
  
  会计模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经费问题
  由于经费不足,许多中专学校没有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所建立的实习实验室设施极为简陋,只是几张桌子、一把算盘和一些凭证、账簿,大多数学校没有配备电算化设备和与会计软件。而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必须建设会计模拟实验室,经费无疑是重要的保障,各学校应调整经费支出结构,从学费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保证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的需要,使之达到规范、务实、高效。
  (二)只重视手工模拟,忽视了计算机模拟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已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但是,在会计模拟实习方面,许多中专学校还停留在手工模拟阶段,应用计算机模拟实习的学校还较少。这样,学生参加工作后,仍然要经过较长的适应期才能胜任实际会计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应适时地将手工会计的摸拟实习和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在电算化模拟实习中,应要求学生把手工会计的模拟实习资料利用财务软件重演,从而提高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程度。
  (三)只重视会计核算模拟,忽视了会计监督模拟
  会计有两大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会计核算,而忽视会计监督。在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两个阶段的训练中,虽然也采取了分岗协作形式与岗位轮换协作形式,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按会计业务操作程序及方法轮换岗位,但由于所给的原始凭证都是预先设计好的、完全正确的,学生拿到实习资料后,只按要求填制相关的记账凭证,填制完毕后,就找模拟稽核和模拟会计主管的学生签字盖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非在学生,而是由于教师在准备资料时没有准备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供学生选择,使学生从观念上淡化了审核工作的重要性。要解决目前模拟实习重核算、轻审核、轻监督的问题,必须在准备实习资料时加入一些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等。有问题的原始凭证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隐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挖掘。当然,这种有问题的资料不需很多,只要能引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并能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即可。
  
  参考文献:
  [1]曾建文.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特征[J].中国职业教育,2002,(4).
  [2]潘伟洪.谈高职教育创新[J].职教论坛,2003,(10).
  作者简介:
  何润林(1955—),女,山西平定人,山西省阳泉市技工学校一级实习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