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基于能力本位的《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与实践

作者:王建华




  摘要: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工程测量》课程划分为五个模块:测量基本技能模块、控制测量模块、地形测量模块、施工测量模块和变形测量模块。教学安排贯彻以工程测量的技能培养“三年不断线”、“岗位零适应期”为目标,采用理实一体化、任务型等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能力本位;工程测量;课程改革;课程实践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ompetence-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简称CBVE)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把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视为提高本国职业教育效率和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和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方向。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1)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该模式强调对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以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按照实际需要,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内容。(2)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教学单元,课程设计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打破了僵化的学科课程体系,根据能力需要确定有关的教育内容,强调以培训具体的操作能力为中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密切结合。
  《工程测量》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专业技术课程,要求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测量岗位能力,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实训。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笔者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对《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具体应用出发,以能力为目标,我们将《工程测量》课程体系划分为五个模块,即测量基本技能模块、控制测量模块、地形测量模块、施工测量模块和变形测量模块(如图1)。这五个模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模块,即测量基本技能模块和控制测量模块;第二层次为应用模块,即地形测量模块、施工测量模块和变形测量模块。这是由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决定的,三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可以分别对应相应的职业岗位,即测绘单位的测绘员、施工企业测量员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员,充分体现了岗位能力训练。从上图可以看出,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突出能力本位,将地形测量、施工测量和变形测量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核心,将新仪器、新技术、新规范纳入测量教学中,全站仪和GPS测量贯穿五个模块,强调按技术用途和工程类型综合运用技术;同时删减了如小三角测量、经纬仪测图等内容。能力结构强调测量知识在水利工程中的实际运用。结合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施工测量主要针对渠道、堤防、水闸工程;变形测量针对已建的水利工程,特别是枢纽工程。因此,变形测量模块主要以重力坝和土石坝为对象阐述变形测量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使学生将所学测量知识发展为应用能力。
  
  教学实施
  
  (一)教学安排
  以往将工程测量作为专业基础课来定位,教学安排见表1。往往由于时间仓促与安排粗略,使部分学生无法将课堂知识与技能联系起来。经过第三学期120学时的测量实习教学,很多学生在基本技能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测量理论欠缺,处理数据能力和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很弱。这与整个工程测量课的教学安排有着必然的联系。心理学认为,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是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才逐步深入的,人对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才能理解、消化所学内容,也便于知识积累和融会贯通。因此,教学改革不是简单地在第三学期增加实习教学,而是要紧紧围绕岗位技能的培养要求,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见表2)。
  
  
  由表1和表2的对比可以看出,改革后的工程测量课程横跨三年(包括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使工程测量技能的培养达到 “三年不断线”的要求;理论与实践课时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互相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
  要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就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理实一体化教学工程测量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通常是先讲授原理和操作步骤,再让学生进行测量仪器的操作实验。而学生往往抓不住要点,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应将理论性教学环节同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硬件设施保证的前提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达到能力培养的要求。
  任务型教学根据测量实训的特点采用任务型教学,就是设定几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工程测量的技能。教师必须根据各测量模块的要求,结合测量的仪器、场地,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对内容进行再加工,精心设计各种教学任务。最终,任务型教学是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学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价。
  (三)课程学习评价
  课程学习评价应以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基准,而不是期末考试成绩。我们为第二至第四学期的理论教学和测量实习课程设定了相应的学分,第五学期以考工为考核目标。课程考核的形式以课业考核为主,测试为辅。课业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测量仪器的使用情况和各测量任务的完成质量,主要通过实验报告、实习报告、测绘出的地形图和在施工现场放样的成果来体现。测试包括书面测试和操作测试。书面测试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相关计算部分采用开卷考核的形式,课程基本常识性内容则采取口试或填空、选择题的闭卷考核形式;操作测试根据测量操作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课程的最终成绩则按课业成绩、平时成绩和测试成绩三部分综合评定,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课业占50%、平时成绩占20%、测试占30%。这样能比较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实践
  
  为保证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成功,我校对工程测量实习基地进行了改建,实习场地面积增至1.1平方公里,能实现各测量模块的一体化教学,可以同时承担90人的测量实习。并在测量仪器室的基础上建立了测量实验室,主要用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配备的仪器情况如下:经纬仪35台、水准仪40台、全站仪10台、进口RTK-GPS一套、国产RTK-GPS一套和静态GPS两台。仪器型号配备合理,为“岗位零适应期”的目标提供了硬件支持;并专门引进了工程测量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壮大了专业教师的力量。
  2004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采用了新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将五个模块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任务型等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课程成绩。在第五学期,学生参加了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测量放线工鉴定考试。课程成绩与技能鉴定成绩见表3。
  
  表3反映出在使用新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后,考试通过率有大幅度提高,理论成绩通过率与实习成绩通过率分别为91.6%、97.0%;鉴定考试通过率也有很大提高,特别是中级工,参加鉴定和通过鉴定的人数为历年之最,通过率也远远高于全省平均值。这充分说明了课程改革对操作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实习单位的反馈,04级学生对测量岗位的适应时间比往届学生缩短,运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新的课程体系后的直接效果是:(1)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由于课业选题真实、真题真做,获得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成就感强 。(2)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课的时间仅占 1/4,3/4 学时留给学生活动,而课业的完成与任务目标相结合,学生只有通过自学、思考,才能完成课业任务。特别是在鉴定考试中,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比往届学生有明显提高。(3)后进生的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一直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奋斗目标。我院工程测量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较好地实现了这个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课程内容模块化便于操作,现已推广到其他相近的专业,如水利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等,推广到其专业时,只需对应用模块进行调整即可。
  在教学组织上,能力本位要求按学生入学水平、能力水平等标准进行分组,适合不同基础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尽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与学年学分制进行了结合,但还需研究在学分制下的实施细则,应该与其他课程相协调,以模块为基础,以职业岗位为目标,设置相应的选修模块,拓宽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普海.水利水电工程测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王建华.工程测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2).
  [4]汪祖民.对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测绘通报,2002,(8).
  [5]李岚发.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工程,2000,(1).
  [6]周思旭.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
  [7]王延玲.分析学习任务的教学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
  [8]董斌.土地管理专业《测绘学》课程改革探讨[J].测绘通报,2003,(11).
  作者简介:
  王建华(1972—),男,浙江长兴人,在读博士研究生,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