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企业识别系统》教学改革对策

作者:周利波




  摘要:《企业识别系统》课程是高校平面艺术专业必修的设计课程。我国高校的《企业识别系统》教学存在着表面化、轻实践等问题。为提高《企业识别系统》教学质量,巩固《企业识别系统》教学的实践效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关键词:企业识别系统;教学;实践
  
  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以下简称CIS)理论为现代企业管理学说之一,在现代企业竞争与品牌建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CIS理论被引入我国,得到了企业界的高度认同,曾一度被奉为企业管理的法宝和争夺市场的利器。近年来,CIS理论又有新的发展,在企业形象建立、活动形象树立、品牌建设上起到了巨大作用。20世纪90年代,由于CIS理论在国际和国内企业方面的广泛影响,CIS课程成为我国高校平面艺术专业必修的设计课程。CIS设计师在推动企业形象规范化、企业品牌创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IS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CIS教学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由简单模仿到日渐成熟,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的来说,目前CIS教学还存在如下问题:
  理论课表面化现在的高校CIS理论课教学不够深入,教师流于理论的说教和VI(视觉识别)的简单模仿。学生在进行CIS设计时,只能纸上谈兵、简单套用。CIS设计和导入有规律可循,有模式可走,但不等于简单的模式化制作,而应该是根据不同机构(行政、事业、企业、商业部门)的特色,把握机构理念,总结机构各方面的信息,找到准确表达机构理念和内涵的形象。
  不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人的理性认识的升华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活动。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螺旋上升的过程。CIS教学也必须把握这个规律,才能真正让学生较为透彻地掌握CIS策划设计的能力。据了解,许多高校的广告专业、视觉传达专业等在开设CIS课程时,对CIS教学实践环节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深入实地考察,或与企业进行沟通,学生只能死记硬背CIS设计的统一化、规范化内容,在进行CIS设计时简单套用。
  
  CIS教学改革的对策
  
  针对CIS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理清教学思路,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要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设计。我们的基本教学思路是: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依据,采取分组教学方式,引入竞争、互助机制,记录CIS策划过程,以作品展览、交流、研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CIS设计的过程;掌握VI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际进行CIS策划的能力。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将课程分为四个时间段:一是基础理论教学;二是实践考察分析;三是CIS基础设计;四是CIS手册制作。
  抓住CIS设计的关键,深化理论教学学生的创作实践要建立在完整的基础理论教学之上。在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时,要抓住以下几项重点教学内容:一是以CIS中的VI为重点教学内容;二是以VI中的基本系统为重点教学内容;三是以基本系统中的标志设计为重点教学内容;四是以应用系统中规范应用为重点教学内容。作为CI形象的视觉核心,标志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识别系统的成败。另外,标准色、吉祥物、应用规范等都要进行仔细推敲。
  精心设计,确定教学流程确定教学流程,就是依据CIS实战策划的过程和以上教学思路与课程时段划分,精心设计教学步骤,突出实践环节,整体把握学生学习课程的效果。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真题真做,做好实践准备进行CIS设计,要把课程学习内容真实地融合到市场中进行实战演练。事先安排好考察对象,设计出市场调查问卷。在选择调查对象时要注意:一是要选择准备进行CIS 设计的行业,针对该行业进行市场考察。二是在考察时,首先考察一至两家比较有规模的机构,这样的机构一般都有比较规范的形象设计;然后再考察三至五家较小规模的机构,这样的机构一般没有CIS设计的经历,对设计的要求不是很高,便于学生把握。三是认真制定符合课程实际的考察表。考察表一般由教师设计,学生根据考察结果进行填写。四是要提出考察注意事项,如到考察单位如何进行交流,如何开展问卷调查,如何进行资料收集等具体事项。五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考察,学生应为合作机构免费设计CIS,以此得到合作机构的充分配合。经过认真考察,学生获得更多的直观感受,认识到引入CIS规范对考察单位的实际作用,设计出符合市场实际需要的CIS作品。
  分组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在CIS教学中应进行研究性学习。先将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选出负责人,由小组自行设计考察对象,考察完毕后根据考察情况确定CIS设计目标。学生分组后,组与组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竞争氛围,每一组都会不甘落后,态度积极。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能合作解决。他们真切感受到实际工作的辛苦和快乐,专业课程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深化,团队作业精神得到体现。他们从考察中获得充分的、真实的、丰富的基础信息,在作业中严谨而准确地表现机构的特质,制作出符合机构实际的CIS手册。
  企业评审和教师评审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整个CIS教学流程中,要求企业评审和教师评审相结合,共同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设计进行把关。一是企业把关。每个企业对CIS都有独特的设计要求,这种要求应成为学生必须遵循的基本设计准则。二是教师把关。大部分学生在实际设计中对形式美的把握能力不够,所掌握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融入实际设计,或设计不到位,或方法不科学,或不能按照CIS规范来进行设计。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形式美构成、CIS规范做法等方面给予指导,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CIS设计。
  另外,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要摄影记录,促使学生努力实践。最后进行的作业展示是师生进行交流和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CIS手册作业、范例、学习过程图片等展示,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弥补不足,不断提高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钟锦荣.平面设计手册[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2.
  [2]张天一.CI设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杨仁敏,李魏.CI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周利波(1974—),男,河南鹤壁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装潢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