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的构建

作者:汪先锋




  摘要:依据CBE理论强调“能力本位”的职教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并提出了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思路,以期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商务沟通、商务操作能力。
  关键词:CBE理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许多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美国、加拿大的CB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如何借鉴这些模式并将其本土化地应用到我们的职业教育中,使之适应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是值得探索的问题。为此,笔者对构建基于CBE理论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进行探讨。
  
  CBE理论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理论源自北美,意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CBE理论引导着职业教育,通过职业分析,使能力形成的目标具体化了。学校按照企业的需要与企业共同确定培养方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人才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我们就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教学目标必须根据岗位的需要确定具体的能力点。
  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定位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基于CBE理论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构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BECP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商务(Business)为背景、以英语(English)为平台,以能力(Competence)为主线,以技能实践(Practice)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构建了在商务环境中以英语基础知识为平台,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技能实践为核心的多模块(即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素质模块三大模块)的课程教育体系。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中,能力培养是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计划的一条主线,体现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按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所需要的能力结构,每一种能力都有相应的课程作支撑,专业基础模块重在培养学生基础语言运用能力,综合素质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立身之本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职业技能。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的专业建设思想,同时BECP人才培养模式也体现了CBE理论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
  
  基于CBE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2)实训教学,是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训练的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3)实习教学,一般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此外,还包括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活动。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了解职业,将校内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转换的重要教学环节,强调内容的覆盖性和综合性。
  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只是搭建了专业建设的一个框架,而课程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实施才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一方面,我们必须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应突出“职业性”,目标岗位能力突出“技术性”;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专业设置与市场“零距离”,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方法和道德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因此,我们在进行内涵建设时,针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现状,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创新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依赖于对实践教学改革内涵的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实践课程的准确设置,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显现。因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兼顾和融合语言学习和商务知识、商务技能的学习与培养,有效衔接商务知识学习和商务操作技能训练,对于培养高职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实践教学正是融合和衔接相关知识、促进各项技能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凸显高职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优势、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构建了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采用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等环节进行重新整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另外,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以职业活动为起点的职业教育特性的需要,以职业活动为起点建立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学习者必须采用不同于学科理论的学习方式,即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以“做中学”为主要形式。该体系与BECP人才培养模式中“以技能实践为核心”相一致、相吻合,也突出反映了CBE理论“能力本位”的思想。
  
  图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图
  高职英语教育的教育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分别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无疑都体现了“以技能实践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理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也必然要突出这三种特点,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应有别于大学英语教育。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体现“英语”与“商务”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商务操作技能和现代商务办公技能,并获取相关的职业证书。对于高职教育三年制商务英语专业来说,简单的“英语+商务”模式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有鉴于此,基于能力本位思想,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就包括:(1)语言技能实验;(2)商务技能实训;(3)综合或创新实践。
  在图1中,语言技能实践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期,旨在打造好BECP人才培养模式中所表述的“以英语为平台”的作用。语言技能的实践性表现为学习者经历语言技能的描述示范、自动化、自如化三个阶段,但语言技能的实践活动不能脱离语言的文化内涵。因此,在BECP人才培养模式中,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语言技能实践一定不能脱离商务背景,而这又恰恰照应了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商务为背景”的表述。语言平台搭建好之后,就着手商务技能实践,即在商务背景下,运用语言技能进行商务磋商、洽谈和单证制作等商务运作活动;而综合实践或创新实践则是将语言技能与商务技能进行有机融合后完成综合性任务的实践活动,是在更高层面上对语言与商务知识、技能的融合提出更高要求,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预演和综合演练。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面向国际商务人才需求市场,遵循高职教育规律,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也许能够做到,但要将设想付诸实施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硬件环境和具体实施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过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