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关于高职旅游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思考

作者:谢志明 徐章俊




  摘要:探讨了任务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基础和适切性,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任务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方式,揭示了任务是旅游英语教学中培养复合型外语导游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两者的结合增强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旅游英语;任务;教学方式
  
  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而其中涉外旅游更是方兴未艾。面临机遇与挑战,高职旅游专业应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外语旅游从业人员。20世纪90年代,国际英语教育界出现了任务型英语教学这一主流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将有助于旅游英语教学目的的达成。
  
  旅游英语与任务型教学
  
  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要求学校在应用提高阶段开设专业英语,并明确了专业英语不只是培养学生阅读各种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而是要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旅游英语正属于专业英语的范畴。旅游英语富有较多的特点,如实践性、综合性、职业性、专业性、应用性等。旅游英语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在旅游从业过程中用英语灵活自如的沟通能力,对信息进行获取、整合及应用的能力。所有英语知识、能力、素质及语言结构等的教学方案的设定都将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进行。
  任务型教学及其原则任务型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运用英语完成任务。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任务成果(而不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依据。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具有四个原则:(1)言语情景必须真实;(2)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3)在做中学,在学中做;(4)任务的循环性。
  任务的特点任务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是引发“输入-输出”活动、意义商榷和互动交际的关键,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达意义上,而不仅仅是在语言形式上。任务应具备六个要素,即目标、输入、活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背景。任务应具有五个特征:(1)任务活动的意义是首要的;(2)任务与真实世界的类似活动有一定的关联;(3)有一定的交际问题要解决;(4)任务完成具有优先性;(5)基于任务的成果对任务进行评价。
  
  任务在旅游英语中的适切性
  
  (一)任务运用的科学理论基础
  任务旨在巩固语言知识、锻炼语言实践能力、开发学生潜力,它是以现实生活内容为依据,通过再现生活的方式来进行的一种活动。这一活动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基础的。教育理论认为,成人接受知识的过程和速度不同于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更多地通过经验、实践、理解来接受教育。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风格和思维习惯,基本具备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渴求知识,关注社会,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任务让学生在亲自扮演角色的过程中理解专业知识和恰当使用语言。与教师单纯灌输语言技巧相比,这种方式更容易为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
  交际教学法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学活动不但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练,也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教学法强调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性的培养,放手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实践。任务作为学生亲身参与的一项活动,正是交际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形式之一。就这一点来说,任务是一个较好地兼顾知识和语言的活动。
  (二)任务对旅游英语的适切性
  教师设计任务时,可借助当地景观或模拟真实情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任务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形成任务链,进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导游过程。
  当然,任务的设计和完成不是任由学生自我发挥。每一阶段设计的任务都具有一定的导入性。在任务开始前,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专业词汇和功能交际用语,让学生掌握语言形式。同时,通过一系列的交际训练,理解语言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应用能力,旅游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技能稳步提高。
  任务在旅游英语中的运用方式
  根据任务特点和活动的多寡,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单任务;二是任务链。
  (一)单任务
  所谓单任务,是指在任务型教学中包含一个或几个步骤,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专题。学生的所有活动都是为达成任务目标而紧紧围绕这一专题展开。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情景:你是一个导游(或者解说员),带领一个外国旅游团队来参观上海著名的玉佛寺,你要向游客介绍玉佛寺二楼的玉佛楼。作为导游(或者解说员)的你,怎样对玉佛楼进行解说呢?
  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数量,把学生划分为小组,一般每组3~5人。在小组内分配具体角色。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可在课前翻阅报纸、书籍、字典,努力查找出合适的英语表达方式,作必要的准备。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不同景观的理解和针对不同的游客,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才能够过渡到自由表达阶段。
  (二)任务链
  顾名思义,任务链是由两个以上的单任务构成的一系列任务。在该任务链中,小组的成员数量一般多于单任务。有时,整个班级只分为两个组。任务链中一般有一个大的主题,内容覆盖范围广、难度大,学生通过几个角色或者变换角色来完成任务,呈现结果。
  例如,有一个国外旅行团即将到景德镇市,将重点参观瓷都的陶瓷文化旅游胜地,让学生作全陪、地陪等,模拟接机、致欢迎词、沿途讲解、定点导游、致欢送词等任务。
  具体做法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长和个人喜好,自由地选定角色,选定场景,并任意组合,分别对接机、欢迎词、沿途讲解、定点导游、欢送词作出讲解。
  学生要注意到游客是带着好奇心来中国旅游的,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所以导游员不光是带领旅客参观游览,还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在这项任务的教学中,更应注重主体文化的导入,不能忽视主体文化(母语文化)对交际能力的影响。
  任务链给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思想的机会,它在某种程度上比单任务更具有挑战性和难度,因此,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知识准备和语言操练。
  总之, 任务型教学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使用英语知识的机会,使英语教学具有了生命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Learing[M].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9.
  [2]Skehan,P.(1998)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罗小华.旅游英语课堂教学探讨[J].丽水学院学报,2006,(3):82-84.
  [4]王向宁.试论Role—play在一年级研究生旅游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90-93.
  [5]杨群.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04,(5):46-47.
  [6]袁铮.旅游英语教学探讨[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6,(10):153-156.
  作者简介:
  谢志明(1973—),男,江西宁都人,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