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职业学校教师不良职业心态的自我调整策略

作者:陆春庚 田 静




  摘要:师爱匮乏、教学效能感缺失、角色冲突以及职业心理压力是职业学校部分教师职业心态不良,不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四个主要原因。因此,善待自己,善待同事,善待学生,善待工作,善待挫折应成为教师进行职业心态自我调整的首选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心态;自我调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第23个教师节前夕,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要求广大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可见,教师能否“静心”与“潜心”,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静心与潜心是一种良好的职业心态,很多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并卓有成效的研究,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拟就一些职业学校教师不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原因以及教师心态的自我疏导策略谈一些看法。
  
  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心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师爱匮乏
  教育需要热情,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是教师重要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切行为的动机性因素。一些教师正是缺乏这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教师职业道德,导致职业心态问题的产生。
  一是对教育事业缺少热爱。这些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责任感与光荣感,工作严重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二是对学生缺少关爱。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很多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偏差,这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但是,有些教师却认为学生无可救药,对学生讽刺、歧视、不闻不问甚至体罚,最终导致师生关系极端紧张。
  三是对学科缺少喜爱。教师只有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才能焕发出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的浓厚兴趣,才能激发起学生相应的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但有些教师不再努力学习所教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知识陈旧,却狭隘地认为自己的知识够用了。这就使得课堂教学味同嚼蜡,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
  (二)教学效能感缺失
  教学效能感源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研究,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决定着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持久性。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素,教师的兴趣和动机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素,决定着教师对教育行为的选择。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教师,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主动评价、反馈和调控,这必然会导致教学效能感缺失。
  一是认为职校学生“朽木不可雕”,自己怎么努力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不愿意投入很多的精力来工作。
  二是得过且过,不愿意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整天混日子。
  三是心情苦闷,不但教学兴趣较低,而且生活情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
  四是焦虑。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有明确对象的不安、担心和忧虑称为恐惧,而将没有明确对象的恐惧称为焦虑。教学效能感低下往往会使教师产生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等焦虑体验并带来各种身体表征。
  (三)角色冲突心理加剧
  在心理学中,角色通常被定义为对处于社会关系的特定位置中的人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模式与相应的内在心理状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是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和育人角色,这就要求教师有一个清晰的角色意识,并善于进行角色转换。美国学者威尔逊(B. R. Wilson)认为,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由于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社会对教师角色期望的多重性、教师角色行为的复杂性以及教师角色承受外在压力的脆弱性等因素,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职业是角色冲突的一种典型情境。
  角色冲突是指个体由于不能满足多种角色要求或期待而形成的内心或情感的矛盾。职业学校教师的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角色间冲突。主要包括教师的权威角色与朋友角色的冲突;班集体领导者的角色与父母角色的冲突;模范公民与自由个体角色的冲突。
  二是教师角色内冲突。主要包括学生、家长和职业学校对教师不同的角色期望带来的冲突;学校内部各个部门以及各种制度不同的角色要求带来的冲突;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不一致导致的角色冲突;教师角色认知偏差、角色模糊造成的冲突;教师现实的角色行为水平与教师理想的角色要求和期待之间存在的冲突。
  (四)职业心理压力增强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心理压力过大时,就会表现出工作迟缓、缺课、烦躁以及对学生缺少关注等行为。
  一是迁怒与攻击行为。有些教师遇到心理压力后,会产生气愤、不满甚至敌对情绪,进而对构成其压力的对象或目标发动攻击。攻击行为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攻击,就是把攻击矛头直接指向引发压力的人或物;二是迁怒,就是不能或不敢直接攻击时,就寻找“替罪羊”。例如,有些教师情绪失控后与领导对峙或训斥学生。这样容易产生偏激心理,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心理压力进一步加重,从而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二是退行反应。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运用不当,则会表现出病态的心理症状。有些教师没有能力缓解各种压力,于是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往往表现出一种与年龄、身份不相称的反常的幼稚行为,似乎又回到了幼儿时期,以简单、幼稚的方式(如大发脾气、又哭又闹等)对待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压力。
  三是冷漠反应与压抑。遇到压力后,有些教师不是积极地试图改变现状,而是表现出漠不关心或无动于衷,但在冷漠的背后,心理上却充满愤怒和痛苦。
  
  教师心态自我调整的策略
  
  (一)学会休闲与放松:善待自己
  要多培养自己广泛的生活乐趣,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建设性地满足自己的物质与精神需要,挤出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刻意委屈自己。
  要学会放松。可利用雅各布松(Jacobson)的放松疗法进行自我放松练习。放松疗法又称松弛疗法、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实践表明,心理生理的放松,均有利于身心健康,可起到治病的作用。教师的职业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其工作受到很多人直接或间接的监督,心理压力是普遍存在的,通过生理上的放松练习,可以达到心理上的放松,大大降低工作压力。
  要学会休闲。休闲是教师的心理按摩,休闲不仅能消除生理疲劳,而且能维持心理平衡。对于教师而言,读书怡情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既能充实业余生活,又能拓宽教育视野,改进课堂教学。美文阅读能带来一种好心境,一份好心情。听音乐可以使人体内的细胞产生共振反应,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调整内分泌,改善循环机能,忘掉工作中的各种烦恼,无疑是上好的选择。休息日可以挤出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如钓鱼、旅游、打牌、网上冲浪,也可以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等。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备休闲减压意识,磨刀不误砍柴工,休闲能更好地调节身心健康。
  (二)你好我好大家好:善待同事
  善待他人才会为自己营造和谐的环境,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机遇。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有善心就会有善举,有善举一定有善报。教师与同事形成和谐的关系之后,就可以减少戒备心理,减少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在工作中体验更多的快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