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探讨

作者:金晚霞




  摘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从分析高职院校信息服务需求入手,通过与本科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状况的对比,结合本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树立服务的理念,改革服务的方式与手段,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展信息用户的教育,提高馆员的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高职院校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职院校数量、在校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6年的国家教育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有720所,高职(专科)院校有1147所。但高职教育的质量在全国范围内仍存在较严重的参差不齐现象,高职教育既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图书馆同样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办学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为宗旨,要保障高职教育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以服务为立足点,关注本校的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践能力教学等教学工作,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信息资源,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要素,也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信息用户与信息需求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对象和依据。高职院校领导对教育改革信息的需求,要求信息具有政策性、全局性、方向性和可行性,能作为决策的依据,能结合学校的特色确立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制定办学规划;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教育管理、教学改革、专业和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素质教育、学生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料;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探索高职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也希望图书馆能提供图书资料信息加以参考借鉴;学生是图书馆的最大用户群,在课余时间需要到图书馆增加新知识、开阔新视野、掌握新技能,需要图书馆作为在校学习的第二课堂。
  教学和科研的信息需求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依靠科研。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能力结构、职业技术应用、学生职业能力培训、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建设等构成学校的教学与科研课题。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需求很大。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关系着学校和个人的发展,教师的职称评定要依据教学与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高职院校教师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每年还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任务。在我院,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教师的工作量极其饱满。我院的校址偏远,教学点比较分散,教师的教学强度很大。加上学院图书馆硬件与软件的不足,教师搞科研在本校图书馆很难找到需要的文献资料信息,图书馆也难于为教师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因此,教师迫切需要图书馆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
  
  与本科院校信息服务的差距本科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与高职院校相比占有极大的优势。一是资金优势。本科院校图书馆有国家的投入,还有企业和个人的赞助,建设资金得到保障。一些本科院校图书馆新馆的建设资金高于一所高职院校几年的教育开支。二是资源优势。本科院校一般都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加上现代信息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建设和开发,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文献信息共享系统的保障和支撑,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具有与国际接轨的网络环境,信息资源优势明显。三是人才优势。本科院校图书馆拥有一批学历高、专业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这些高素质的馆员是本科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队伍的主体。在信息服务方面,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之间也存在着差距,部分本科院校所属的高职教育二级学院,能享用本科院校的信息资源优势,信息服务比较出色。近年来新成立的高职院校投入大、建设快,迅速打下雄厚的基础,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起点高,具备很好的信息服务条件。还有一批具有多年教学探索与实践的普通专科学校与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整合,为做大做强高职教育合并或转制为高职院校,由于图书馆有一定的规模,信息资源有多年的积累,加上有一支稳定的专业人员队伍,信息服务也有较好的基础。最困难的是由中专、职校和成人职业高校等合并升格的高职院校,这类学校图书馆底子薄,硬件差,经费少,馆员素质低,再加上用户本身的先天不足,信息服务工作开展极其困难。我院在高职院校中相似于最后一种类型,随着学院定位的明确,加大了在高职教育上的投入。但地方政府给予的教育经费有限,各教学设施、环节都需要经费投入,只能分轻重缓急逐步建设。近几年学院的面貌大有改观,从中专的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到了符合高职教育的条件,通过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但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图书馆的建设还是被放在了最后考虑,在评估中被列入需要整改的部门。我院图书馆的馆舍简易、信息资源品种单一、信息服务手段落后、馆员素质亟待提高,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开展,信息服务水平跟不上高职教育发展的步伐。
  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由于高职院校多数属于地方政府资助、自主办学的形式,大部分图书馆历史短、基础差,馆藏缺乏系统积累,面临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文献资源的购置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品种与类别跟不上高职院校学科专业的调整与设置,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能力型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经费增长幅度低于文献价格增长幅度,也限制了馆藏信息资源的建设。网上信息资源组织、开发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高职院校的网络资源共建共享还处在酝酿阶段,缺乏实质性的进展。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供求矛盾阻碍了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
  用户的信息素质状况高职院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比较落后,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学生的信息意识淡薄,部分学生对信息社会毫无认识,缺乏对信息的需求与渴望,有的学生不会检索和利用信息,更缺少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在工作中笔者观察到,高职学生中能够将网络作为信息交流与获取的渠道,用来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的极少,多数学生把上网时间用在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网上聊天和其他网上娱乐等项目中。因此,应把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放在培养和普及的基础上,使高职学生学会认识信息需求,了解信息途径,掌握检索信息、利用信息的本领。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策
  
  树立服务的理念图书馆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把信息服务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应围绕信息服务展开。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不妄自菲薄,要脚踏实地,把服务质量的提升作为图书馆工作的目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一头联系着信息资源建设,另一头联系着信息用户服务,哪一头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工作的方向,也是馆员工作的标尺,无论图书馆的硬件条件如何,馆员都要有主动服务的精神。工作重心应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业务重心应从二线向一线转移;服务重心应从一般服务向信息服务转移。“服务强馆”应成为馆员的共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