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李 霞




  摘要:对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开设情况、学生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课程开设的门类、学时、时段的期望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建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必修课建设一直备受关注,从2006年9月起,05新方案开始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实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应积极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的选修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统筹规划,分工合作。”但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建设发展缓慢,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对选修课设置与建设的研究与探讨尚未成为教师关注的重心,目前仍处于空白状态。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学生的认识及期望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对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选修课建设的现状
  
  (一)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开设情况
  据对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调查,只有26%的学生所在院校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而且其中一半学生认为开设的选修课程太少,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有74%的学生所在院校没有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在已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中,哲学类有通俗哲学、生活哲学、人生哲学、思维与智慧、旅游宗教文化五讲等;伦理道德类有职业道德与人生规划、成功素质训练、成功三锦囊等;法律类有经济法、劳动法、合同法等;人文历史类有文化培养与大学生的个性成长及能力发展、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文化历史的影响与大学生成才、文化大革命专题等;经济管理类有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此外,还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等心理健康课程。
  这一现象引人深思。通过对上述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访谈,我们了解到教师每周要承担10~16学时、有的甚至高达20学时的工作量,完成必修课程的教学已经疲惫不堪,开设选修课程当然力不从心。同时,对高职学生开设哪些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目前没有深入的研究成果与较好的做法值得借鉴。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建设的研究,形成与必修课相配套的、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体系,以更好地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认识与态度
  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认识与态度是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看法和观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建设的针对性。
  学生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必要性的认识调查数据显示,有62%的学生认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很有必要;有29%的学生认为学校规定了就得学,可见,绝大部分学生非常希望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各高职院校除加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三门必修课的建设外,应该开设适量的、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有9%的学生认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这与选修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富于创新有着密切关系。
  学生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作用的认识绝大部分学生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作用有比较肯定的积极的认识,合并计算“很大”、“较大”两项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在“意志力、自信心等的改善”、“知识结构的改善”和“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的提高”三个方面作用较大,而在“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提高”两个方面相对而言作用较小。这一方面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作用的了解只停留在改善知识结构和自信心、提高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等较浅的层面,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的认识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还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作用。
  学生对选修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动机调查数据显示,学生选修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动机的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个人兴趣爱好、有利于就业、受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引导与要求、容易拿到学分等等,其中,67%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综合素质,50%的学生认为能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选修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动机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也要看到,有高达18%的学生选修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是因为容易拿到学分。这一点令人担忧,可能会出现只选不修的现象,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态度从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心态、上课时的课堂纪律、听讲及出勤情况等方面的调查数据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只有11%的学生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心态是容易拿到学分,有6%的学生认为课堂纪律不好,有9%的学生很少听讲,有3%的学生缺课3~4次或者不来上课。这一方面说明目前已经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严格有序,另一方面也说明开设的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期望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设置的期望问卷中我们设计了有关哲学思想,中国历史、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经济知识、世界形势,法律,道德伦理及心理健康等六大类29门课程,统计数据显示,选择比例在50%以上的课程有6门,按选择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辩论技巧与实战、人生哲学、中国民俗和礼俗文化、成功学、职业道德与人生规划;选择比例在40%~49%的课程有12门,按选择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实用法律知识讲座、合同法、中国经济热点问题透视、以案说法、生活中的经济学、劳动法、大学生成长与人文历史、中国哲学智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热点问题专题讲座、知识产权法、普通心理学;选择比例在25%以下的课程有4门,按选择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宗教文化概论、中华民族精神讲座、道德经。学生认为应作为必选课开设的课程依次为:法律、道德伦理、心理健康、历史文化、经济知识、世界形势及哲学思想。这一结果表明,仍有较多学生把追求功利与实用作为他们选择课程的价值标准,面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选修课程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现象符合理性原则,但仍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时也要兼顾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学时数的期望统计数据告诉我们,有43%的学生希望选修课程为18学时,有35%的学生认为27学时较合适,只有14%的学生选择36学时。这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即高职学生由于需要大量学时进行实操训练,理论学时相对偏紧,必修课程又占去绝大部分时间,因此,用于选修课程的学时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我们须从宏观角度出发,整体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体系,开设精品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上课时段的期望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学生选择每周固定一个下午上2节课,有17%的学生选择每周1~5的某天晚间上2节课,选择周末上课的学生人数最少。教务管理部门应尽量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意愿,以期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