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校会合作培养职业人才前景探析

作者:魏红梅




  摘要:在对比、借鉴国外行业协会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人才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行业协会和职业院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我国行业协会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前景和模式,为政府推动、培育和扶持校会合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校会合作;职业教育
  
  校会合作的可行性
  
  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企业、行业需要为目标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原则。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必要性来自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现代工业的特殊性对劳动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工业生产要求的合格劳动者,为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创造可能。
  行业协会可成为校企之间的沟通桥梁行业协会是同一行业的企业、个体工商业者及相关单位为了维护本行业利益、促进行业经济发展而自愿组织的民间性、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包括各种专业协会、学会、商会和联合会等。行业协会是实施行业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联系地方众多同行业企业的组织,行业协会有条件成为沟通企业和学校的桥梁,竭诚为校企双方合作提供服务,实现学历教育体系与职业培训体系接轨,以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校会合作是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校会合作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校会合作已成为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形式,并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校会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范围和内容都在不断扩大。
  
  国外校会合作的实践
  
  国外行业协会的职能发达国家中类似于我国行业协会的组织一般称为协会、商会、工商联合会、同业工会或商工会议所(这里统称为“行业协会”),其职能主要体现在:进行行业调研并提供立法建议;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受企业委托进行科技成果的鉴定和推广;代表同业企业开展国际经贸活动,例如参与反倾销申诉;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发放行业许可证和进行企业资质审查等。由于国际竞争的加剧,各国政府从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出发,对行业协会的活动更加重视和支持,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将部分行业管理职能交付行业协会完成,行业协会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其在行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国外校会合作实践举例在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德国、澳大利亚为例,介绍在职业教育中校会合作的实践经验。
  1.德国。德国的“双元制”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功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之一,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目前德国有55%的学生接受“双元制”教育。“双元制”指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地方,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两个施教主体,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教育,其特点是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行业协会参与是“双元制”职业教育运作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在德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行业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每个行业协会都有一个职业教育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企业和学校的关系,其职责包括:审查企业培训资格,包括企业是否具备一定规格的培训场所与设备、企业师资是否具备与培训职业相关的文凭及知识;对培训企业进行监督,对资格条件变化的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接受学校、企业和学生就培训提出的咨询;对学校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提出修订意见;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争端进行协调;向政府反映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审查培训合同、组织职业技能考试等。
  2.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在多年的职业教育改革中,形成了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制度。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导重大决策。行业协会对学校发展重大问题如适应就业市场、满足企业需求、经费投入等重大问题有决策权;(2)直接参与管理。学院董事会主席和大部分成员都是来自企业一线的资深专家,他们直接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对学院的办学规模、基建计划、人事安排、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进行决策,并通过制定文件,使行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3)负责教学质量评估。行业培训顾问委员会除了每年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之外,还经常在社会上开展对职业教育和培训满意度的调查;(4)安排继续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行业协会针对行业技术更新和生产需要制定培训需求和目标,安排企业员工到学校参加继续教育或岗位技能培训,并参与培训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选取、考核与评估等。
  
  校会合作模式探析
  
  目前,根据我国行业协会和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行业协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参与职业院校教学。
  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体系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发达国家推动职业教育的一项主要政策就是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职业资格体系。为保证考核的权威性,许多国家的职业资格都是由行业协会组织考试委员会负责评审及颁授。为保证职业教育在普及的同时又能保持较高的质量水平,德国《职业培训条例》中规定,学生完成职业教育后,须接受全国统一的结业考试,企业和职业学校不能单独自行考试,而要由行业协会组成的考试委员会负责实施。通过考试的学生,行业协会统一颁发合格证书。由于考试不是由教育机构组织实施,而是由行业协会承担,这就保证了考试的客观性和严格性,从而也保证了教学质量。我国政府正大力推行“双证书”职业教育制度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要求未来五年内职业资格证书覆盖主要工种,凡可颁发证书的领域,80%以上的毕业生拿到“双证”。而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几乎完全由政府部门管理,由于缺乏政策引导,短时期内,行业协会难以介入校企之间发挥有效作用。政府授权行业协会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则是一个切入点,可借以提升行业协会的权威性,有利于校会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在这方面,江苏常州大学城进行了一定的尝试。由政府牵头,常州大学城高职教育实验区与常州的一些企业协会结成联盟开展“订单式”教育,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教育制度,要求每个毕业生必须获得毕业证书、相应专业资格证书等,使他们具有更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人才主导着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协会对本行业的人才需求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对本行业人力资源状况的了解预测和制定未来人才培养标准,并主动与学校合作从学校教育着手培养学生,学校按照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指导教学。
  提供咨询服务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建立起社会需求调查—决策—调整—适应的运作机制。行业协会可以与企业等相关机构组成教育咨询委员会,就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为学校提供咨询、指导与服务。
  充实教师队伍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一般须具有3~5年的企业工作经历。但事实上,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行业协会可以从企业选拔优秀的员工到学校兼职授课,以最新的技术保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与教学评估行业协会对行业需求及发展趋势有着全面的认识,对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水平具有发言权,所以由行业协会代表企业参与学校教学水平评估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
  提供实训条件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说,实训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纵观国外职业教育,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模式、以加拿大和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强调应用性是其共同点。而现在国内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着校内实训条件差、校外实训机会少的问题,行业协会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可以为职业院校提供与市场接轨的实训条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