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五年制高职NIIT专业嵌入式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作者:赵作辉




  摘要: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要性的角度,分析五年制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方向,重点从NIIT嵌入式课程任务的分析、纳入方式的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阐述对NIIT专业嵌入式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课程改革;NIIT;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教学计划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层面上。课程设置是否基于职业实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如何具体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今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实现对接,如何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职业能力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企业合作办学,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加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我院与印度IT培训公司——NIIT联合办学,在计算机高职专业的基础上引入了NIIT的课程体系,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国内外NIIT相关培训的经验,进行了NIIT嵌入式教学模块的课程改革,对计算机高职专业的课程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五年制高职软件专业定位
  
  2005年3月份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加快发展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江苏省软件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软件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按照2010年软件产业的产值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到2010年需要软件从业人员30万人。现在软件从业人员仅有4万多人,尚缺25万多人(软件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2万人,软件设计人员8万人,软件初级技术人员15万人)。
  市场需求为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即应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以基本通识技能为基础,形成职业基础能力、专门技术能力和延展能力,分为四个专业方向:信息管理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如下图所示:
  
  培养软件人才,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更为合适,有利于学生反复训练、强化训练,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因此,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软件初级技术人员和软件设计人员,应成为五年制高职软件专业的发展方向。
  
  NIIT嵌入式课程改革
  
  NIIT软件工程师课程本身有完整的体系,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NIIT课程引入到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仍会碰到许多问题,如NIIT课程怎样纳入计算机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采用NIIT的MCLA(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怎样才能更好地使NIIT课程模块与现有的专业课程实现整合,怎样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和补充等等。为此,我院在以下几个方面对NIIT嵌入式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NIIT嵌入式课程任务的分析
  NIIT有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和数据库工程师等许多课程,其中NIIT软件工程师课程是一个很适合当前IT企业需求的课程,比较适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将其引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首先要分析和认清课程的任务,才能使NIIT课程模块与现有的专业课程实现整合。
  NIIT软件工程师课程共分四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任务要求,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软件开发过程,培养学生的文档编写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库分析与设计能力以及扩展学习能力;掌握LINUX操作系统、c++编程、大型数据库开发技术,培养学生跨平台的c++项目开发能力;掌握JAVA编程、J2EE平台开发技术,培养学生在JAVA平台上的J2EE项目开发能力;掌握.NET平台的开发技术,培养学生在.NET平台上的电子商务项目开发能力;掌握J2ME、.NET平台的移动开发技术,培养学生在移动平台上的移动项目开发能力;积累实际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书面、口头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整个课程体系概括了软件工程师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源于实践的项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只有紧紧围绕课程任务,才能使学生达到合格的软件工程师的水平,才能保证培养的学生在软件开发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NIIT课程纳入方式的选择
  NIIT课程首先是作为职业培训课程引入我国的,要求学生的起点是具备高中以上学历,主要有集中脱产培训和业余培训等培训方式,所以将其引入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必须考虑NIIT课程的纳入方式。
  将NIIT课程引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并行式,就是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培训的方式,另一种是嵌入式,即将NIIT课程模块与现行专业课程加以整合、衔接与调整。并行式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同时要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比较适合对高校学生进行业余培训。嵌入式教学可以利用学生的常规教学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消化时间,同时可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可为学生的团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年制高职的生源是以初中为起点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普遍不高。我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认为采用嵌入式方式较为合理。但采取嵌入式势必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嵌入方式与计划调整等问题,对课程的嵌入、调整,不能只是简单的替换,应该综合考虑删繁就简,扬长避短,在此基础上遵循有关原则,科学合理地对教学计划做出调整。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应用
  计算机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但由于教学模式受到课程、教材、项目来源和教师水平的限制,不能完全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引进NIIT的MCLA和源于实践的项目教学法,可以改变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传统的“理论讲授﹢实验”的教学模式。
  MCLA方法指导下的学习是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的,每个教学循环中先提出一个来自IT行业或工业界的实际问题,接着由专家(教师)用规范的分析、计划、实施和验证的步骤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再对学生提出类似的另一个实际问题,学生可以参照专家的方法和步骤解决该问题,最后学生必须将所学到的这些知识综合运用到解决一个新的实际问题上,而且应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独立实践。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提高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
  每个模块结束后,要模拟软件公司开发团队的工作过程,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软件工程的开发方法,开发一个源于实践的软件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积累实际项目开发的经验。
  实践证明,NIIT的MCLA(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和源于实践的项目教学模式是成功的,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软件开发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实践过程中,我院把NIIT的MCLA(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和源于实践的项目教学模式向其他计算机课程和相关专业方向如网络工程师、信息管理工程师和数据库工程进行迁移,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NIIT嵌入式教学计划与课程的调整
  
  由于NIIT课程的起点要求较高,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要学习一定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势必要考虑课程嵌入教学法计划的调节和课程的整合与调整。NIIT软件工程师课程本身有完整的体系,有相对成熟的课程,因此,应在以NIIT课程体系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的调整,在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上,在为NIIT课程服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的调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