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论博客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郑先彬 陈永光




  摘要: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网络信息交流工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博客这一新生事物,增加馆藏资源,开展信息导航和参考咨询服务,提升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图书馆文化建设,完善图书馆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形象。
  关键词:博客;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应用
  近年来,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网络信息交流工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使用博客的人数也突飞猛进地增长。从博客引入到中国至今,短短的几年内,中国博客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博客专栏、注册博客更是数不胜数,博客已经成为网上知识聚集的信息交流场所。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使用的组织机构,可以使博客这一新型工具在图书馆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博客的概念特征及其主要功能
  
  (一)博客的概念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是Web Log的缩写,即一个由不断更新的、按倒序的时间顺序排列的、其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的众多“帖子”组成的网页。作为网络上的一个新生事物,博客从诞生至今,因其即时性、个性化、开放性以及共享性等优点而风靡全球,备受网民的青睐,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二)博客的特征
  博客作为一种不同于BBS和论坛的新生事物,具有个人性,是一种个人自由表达思想的平台。博客中的每条内容都是博客们当时的思想快照。博客的优点在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还可以精选和记录自己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并对外发布,允许他人自由浏览。人们可以自由访问他人的博客,了解和评价他人的观点或想法,也可以通过浏览他人的博客,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还可以给作者留言进行交流,使博客上记载的知识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
  有学者指出,博客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的网络链接,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们想要拥有一个自己的博客网站不再需要网页制作等专业知识,只要会收发邮件,就可以无障碍地在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申请自己的博客网站。目前互联网上出现了众多博客托管服务网站,在这里可以免费申请个人空间(如果你要求一些高层次的服务则可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就像申请VIP E-mail一样),申请了自己的博客空间后,再根据博客网站所提供的形式模版设计自己博客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无须为版式布局耗费时间和精力,人们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内容创造上。博客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博客们不必担心在博客网站上发表的言论、观点和看法会受到传统媒体集中控制模式中“把关人”的把关而被“改头换面”或禁止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自己就是编辑,正如戴夫·温纳(David Winer)所说“博客就是没有经过编辑的个人声音。”
  (三)博客的功能
  博客作为一种特殊的、“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能使个人的思想观点更容易发表、流通和复制,而且即时出版。只要敲动键盘,自己的话语便可即时通过网络传向世界各地,使读者看到作者的最新作品。一般来说,博客有这样几个功能:
  第一,知识过滤、积累功能。博客是人们对某一主题的研究或者思考的记录,并对外发布分享,是个人知识积累的工具。当前,网络信息泛滥,良莠不齐,博客因此又充当起了知识和信息的“过滤器”和“指南针”的角色,将信息进行过滤后再传递给人们。人们可以通过博客将信息互相传播,不必在漫无边际的网络中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所需信息,从而使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知识共享功能。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知识积累、交流、共享都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只有知识共享才能使知识创造价值。博客的功能之一就在于使知识共享,它不仅对个人知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归档存储,同时,它还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共享交流。人们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观点和看法并对外发布,供他人阅读和评论,为其他人提供了共享机会。博客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在促进个人自身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了帮助,使知识具有了更高的共享价值。
  第三,提供网络群体的深度交流和沟通平台。博客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博客的出现为人们建立网络社交群体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其简单易用和即时发布的特点又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利用它展开对于一些主题的探讨。通常,人们都可以在别人对自己信息的回复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反馈意见,获得许多启发。对于团队或组织来说,博客也是一种内部非正式信息交流的良好渠道。
  
  博客在图书馆应用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博客出现后,受到了IT领域的广泛重视,一些知名的网络公司纷纷介入博客服务。微软在其MSN网站上推出了博客托管服务,Google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商Bloger.com,网易、搜狐也相继推出了博客托管服务。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博客网站及从业人数急剧上升。图书馆界也关注着博客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一些图书馆学者的个人博客网站,发布图书馆界的最新信息,探索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的大环境下,传统图书馆正在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大部分图书馆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拥有自己的局域网,并且通过与Internet连接进行图书借书还书的计算机化管理、实施馆藏资源共享网络化及编目数据的标准化等。这些通讯技术及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使得图书馆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图书馆建立自己的博客服务网站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同时,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拥有一定数量的馆藏资源,为创建博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另外,博客所具有的“四零”条件,即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也为读者在图书馆的博客服务网站上建立自己的博客空间提供了便利条件。
  
  博客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
  
  (一)增加馆藏资源
  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馆藏资源匮乏的现象。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校合并升格而来,图书馆纸质图书数量缺口大,电子资源和数据库资源也处于发展阶段。如何建立合理的馆藏资源、如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当前和今后建设发展的迫切任务。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部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资源的缺乏,图书馆在资源配置上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效益好的院校能够持续投入资金购买纸质图书,效益不好的院校不仅无法保证持续地资金投入,更无法进行软硬件的建设。
  博客所具有的知识过滤、积累与管理功能可以缓解高职院校资源缺乏的现状。博客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不仅能够促进个人自身的知识积累,也为他人提供了帮助,使知识的获取效率更高,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博客,将网上那些读者要费时费力进行鉴别的信息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充当网络信息导航员的角色,减少读者查找、鉴别的时间。读者也可以通过博客将信息传递给其他读者,使知识获取的效率得到提高。在整个过程中,图书馆还可以将其博客信息(不仅包括图书馆自己在网上过滤的信息,还包括读者反馈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搜集,然后进行深加工,编制合适的索引和目录,制做成自己的特色知识库,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特色馆藏存储起来,达到增加馆藏的目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