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职高作文的全方位互动教学浅议

作者:叶成福




  摘要:针对职高作文教学缺乏互动的现状,提出职高作文互动教学新模式,即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写前互动、写时互动、写后互动的全程互动;同时提出运用新颖命题法、逐步加码法、记述活动法、细节指导法、分组竞赛法、参赛投稿法、自办小报法等方法来提高职高语文作文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高;作文教学;互动
  常规的职高作文教学过于重学生主体,轻教师主导。教师只是写作前的指导者和写作时的巡视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缺少互动,更谈不上更高层次的心灵沟通与领悟。教师不能很好地起到“导”的作用,也不能与学生很好地进行相互交流与切磋。这一问题导致了教师作文指导的低效益。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互动主义教育观认为,有意义学习是通过人际互动实现的。由此可见,充分有效的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或者更多的学习参与者之间多种主体与多种途径的交流与互动,充分发挥有写作特长的语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学生的作文水平必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课内互动
  
  (一)写前互动:做好铺垫,提供范例
  写前互动的内容:审题、立意和构思做好课前全面的铺垫工作,这是优化作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列出作文题目及写作要求进入教学。在审题、立意与选材的互动讨论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使用材料的方法,如从丰富生活中寻找材料,从经典范文中援引材料,从大量阅读中抽取材料,在纵横联想中丰富材料,经精心剪裁运用到作文之中。还有结构、人称、顺序、表达方式、语言等,让大家一一发表看法,交流互动,直至列提纲完成。课前互动,大家怎么想就怎么说,可以教师先说,也可以学生先说,还可以不加限制地相互补充着说。凡是学生说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哪怕一个句子也好,教师都要鼓励、表扬,必要时还要引申发挥。教师的穿插点拨旨在活跃气氛、开拓思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这时,教师可准备好相应的作文为范文,给学生以参照,使学生避免作文中出现差错,着眼于引导一些写作水平和能力较高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写前互动的方法(1)新颖命题法。以创造思维能力培养为经,以多种文体写作应变能力训练为纬,编制一系列新颖命题。可用故事导入,也可以游戏开场;可从看电视、电影入手,也可先游览参观;可先组织辩论赛,也可先准备写作的对象实物……总之,什么方法能激起学生作文的冲动与兴趣,就采用什么方法。可以结合作文的文体特点设计新颖命题:记叙文可以创设情境,议论文可以当堂对辩,实用文可以学用结合。(2)逐步加码法。体现循序渐进原则,每次作文逐步提高要求,向深度与广度拓展,从简单文体到复杂文体,从一般文体到特殊文体,从表达到技法,体现作文的序列性与系统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3)记述活动法。结合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如军训拉练、书画比赛、歌唱擂台赛、体育赛事、科技文化艺术节、节庆晚会等进行作文训练。班级也可组织各项活动,然后学生记述本次活动,使大家玩起来高高兴兴,写起来津津有味,在活动中认真观察,自我体会,自我表现。
  (二)写时互动:点拨指导,开拓思路
  写时互动的内容:表达、优化和充实作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理解写作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与审美情趣的过程,最重要的环节是做好激疑指导。学生审题构思完成后,兴趣激发出来了,还需要教师具体指导。这时教师可与学生同步作文(适宜于作文教学师生互动的中级阶段)。教师自己想一想,写一写,偶尔想到一个佳句、一个意境、一个主题、一个新角度,立即提出来供学生参考。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巡视,引导学生发现并改正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从句子到段落,再到谋篇布局,好比教学生写字一样,一笔一画都要认真。这样,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可写到中途时稍作研讨,写不下去的学生摆出困难所在,写得快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思路,教师略作点评,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丰富、充实。通过写时互动,教师应使学生明白如何在表达过程中瞻前顾后、衔接照应;如何反复推敲而使中心突出;如何使事例具体、完整、真实;如何使段落顺序合理自然;如何使开头结尾引人入胜与回味无穷;如何使结构内容和谐相适;如何使语句标点正确妥当。
  写时互动的方法(1)细节指导法。教师着力于作文具体过程某一方面的细节指导,在巡视过程中随时发现、随时指点,或抓住一点深入分析,或就某一议题发起讨论,进一步挖掘深化,为学生搭桥铺路,使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组竞赛法。课中可用竞赛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快速作文赛,看哪组学生想到最多点子、哪组学生写得最快、哪组学生写得最丰富、哪组学生写得最出色,或者分组同题异作、分组编写、开题接龙等。如此互动,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奇思妙句自然喷涌而来,佳作精品也就从中产生了。
  (三)写后互动:分析比较,学习技巧
  写后互动的内容:修改、学习和提高师生同步完成作文后,教师可出示自己的作文(也可事先写好,在此时出示,适宜于作文教学师生互动的高级阶段),让学生看看教师是如何构思行文的,教师讲解这样写的理由,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让学生明白如何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而健康,如何突出文章中心,如何通过适当的穿插议论来深化主题,如何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突出思想感情,如何运用悬念、照应、衬托、详略、抑扬等手法,如何引用名言警句等来使文章内容具体并富有表现力。根据训练要求,学生对照教师作文自查自改,各自就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等说出简短的自我评价,也可同桌互评、小组评议或班级集体讨论、多向交流,评出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评出有指导意义的作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又节省了教师批阅时间,双方受益,共同提高。
  写后互动的方法(1)参赛投稿法。组织应征,积极投稿,结合学校或县市组织的作文竞赛,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生,让其习作得到发表,以成功强化创作激情。也可向校广播室、校黑板报、校报推荐学生习作,让学生享受更多的成功快乐。(2)自办小报法。组建写作兴趣小组,自办小报,作为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鼓励学生在寝室文化角、班级黑板报、班刊、团刊、文学社刊等园地发表自己的习作,以相互学习。或者编制手抄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编成报纸、结成集子,辅以插图,大家共赏。
  
  课外互动
  
  教师与教师互动作文教学改革不应是个人的行为,应该充分发挥学校语文教研组的群体优势。语文教研组应统一制定作文教学计划,全校同类班级同步开展作文教学,可以定时或不定时地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使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可以得到讨论与交流,做到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既发挥教师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又形成团结合作、作风严谨、能发挥群体优势、具有良好学术气氛的集体。如此坚持不懈地实行作文互动教学,必将给整个学校的作文教学带来丰硕成果。
  写读互动学生的作文写出来发表了,这样就有了更高更广意义上的互动。读者的意见看法、专家的指点对习作者本人的提高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写的文章自己再怎样修改,也改不出什么名堂,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而通过别人的一句评论或专家的一个指点,马上就思路顿开、豁然开朗。所以,作为教师要组织好校报校刊的阅读评论活动,经过教研组的协调,争取学校各方面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采集读者评价,及时反馈沟通。或者邀请报社记者、编辑来校针对学生习作进行讲评,面对面分析帮助。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本班同学的帮助,也能得到全校同学和老师,甚至报社编辑、记者直至社会各界的帮助,其促进作用是非凡的。
  物我互动作文互动教学更高的境界是物我互动,可带学生到大自然中作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入山者取山之貌而悟山之质;写水者得水之静而思水之动;听风者闻风之声而想风之韵;观云者赏云之形而得云之神。高超的作文水平不仅在于对客观物象的表现,重要的在于对主观情感的表达,表达出人对自然的理解,艺术对自然的升华。因此,文学作品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对大自然感悟的深浅。这种感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可获得,不是别人可以给予的。正如古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人与物、物与人浑然一体,天人合一,达到一种完美和理想的境界,是我们作文互动教学人文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鸟儿的嘤啼学会了唱歌”。通过职高作文全方位互动训练,我们最终也可以这样说:学生从课前铺垫中学会了构思方法,从课中指导中学会了组织行文,从课后比较中学到了写作技巧,作文水平得以螺旋式提升。
  参考文献:
  [1]金道行.中学作文技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2]文兰森,周先乾.中学作文新题设计精编[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叶成福(1961—),男,浙江宁海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职高语文教学。(本文责任编辑:张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