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培养现代职业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的个案分析

作者:霍 彧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于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已经显得有失偏颇。为了能够把毕业生培养成为真正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就需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审视和创新。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素养;现代职业人
  当前,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重视,各地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在快速向前发展着,特别是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更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的美丽画卷已经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但作为职业类院校,其生命力在于毕业生的社会接受度和认同度。因此,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我们培养的人才规格,要以就业为导向,与时俱进地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创新的必然性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创新是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职业类院校都把培养目标建立在技能本位上,纷纷确立了培养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或实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或办学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笔者认为仍难以达到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综合品质的目标、适应和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这也是我们当前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原因。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即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要在搞好技术应用型教育的同时,必须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对学生政治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也就决定了我们要创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是职业教育自我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人才,人才的关键是素质,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直接为企业输送人才的职业类院校,毕业生的素质水平与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方面企业找不到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因为行为规范差、不安心工作、怕苦怕累、自由散漫等问题被企业拒之门外,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所以人们纷纷开始对现有的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始了质疑和考问,也就是我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的开始。
  
  现代职业人——崭新的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一)现代职业人——一种崭新的理念
  何谓现代职业人?现代职业人是一种理念,是对个人要实现岗位职业化,使其做任何事情都是职业选手。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仅要专业还要敬业,并要求员工是职业选手,是一名现代职业人。借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理解现代职业人这个概念,就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永远追求卓越的职业选手。
  现代职业人的素质要素指的是指那些可以达到高绩效的技巧、知识、价值观、特质、自我形象及动机的组合。笔者认为,它应该包括如下要素:(1)现代职业意识:与时俱进,思路清晰,定位正确,自强自立。是自我开发的前提;(2)现代职业能力:合作互助,自控自律,敏锐豁达,科学高效,是创造成功的工具;(3)现代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平公正,顾全大局,是成功机会的保证;(4)现代职业礼仪:尊重他人,优雅大方,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是抢先一步的途径;(5)现代职业精神:乐观向上、谦虚自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是永恒竞争的动力。
  (二)现代职业人——人才市场的优势资源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15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民营及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部分高校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以下八类大学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1)在最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2)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3)并非名校背景,但综合素质好;(4)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5)有专业技术能力;(6)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7)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8)能带着激情去工作。
  世界500强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特别重视应聘人员的以下三个核心要素:Competencies(能力素质);Professional skill(专业技能);Experience(经验)。其中排在首位的能力素质就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而对组织内个体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要求。而职业素养就是指组织对员工个人素质方面的要求,如诚实、正直、良好的工作态度等,职业素养是一种较深层次的能力素质要求,它渗透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行动方式。
  
  培养现代职业人的实践——我们的现实做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育人氛围
  2002年下半年,我院在学生工作中率先引入了“现代职业人”的理念,并逐步拓展为“潜心培养现代职业人,助学生成才,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把“为你的就业提供教育”作为我们的使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定不移地走“把提高职业素养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相结合、把建设校园文化与引入企业文化相结合、把制度育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的道路,营造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育人氛围。把规范教育与美德教育同步推进,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积极开发校本德育资源,提升校园人文精神,为学生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
  随着我院学生争当现代职业人的意识的牢固树立,学院的良好社会形象得以不断凸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正在逐步得以彰显,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基本达到100%。
  (二)推进教学改革,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模式
  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我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前瞻性地对上海、苏州、昆山和太仓的各类企事业用人单位进行市场调查,结合市场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以“实用”为第一要务,动态培植课程体系和教学培训体系。学院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岗位定课程,多次进行教学计划的规划和调整,下决心对现有的课程和教材进行了剪裁和重组,进行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院投入大量资金大幅度改善学生的实习实训条件,以“教学工厂”为载体,着力创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实践与生产研发一体化的专业建设模式。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保证每学期学生在校内有6~8周的实习实训时间,并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技能指导教师辅导学生,针对岗位练技能。鼓励学生多考证,其中包括德国工商行会的IHK证书和Meister证书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竞争能力。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形成了模具、机电、商务英语等多个品牌专业。
  大力吸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我院以“校企合作”为主,高规格地营建教育国际化运作平台。按照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我院先后与德国企业克恩里伯斯(Fa.Kern-Liebers)弹簧有限公司和慧鱼(Fa.Fischer)(太仓)建筑锚栓有限公司组建了太仓德国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DAWT);与德国舍弗勒集团(Schaeffler)(中国)有限公司进行了成功合作,建立了舍弗勒培训中心,进行模具机械工、工业机械工等工种的职业培训; 2006年秋季招收的高职“舍弗勒班”,完全按照德国“双元制”模式进行教学,更是标志着我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德国工商行会的直接指导下,我院于2006年开始了金属加工技术专业现场经理(Meister)职业资格培训,推动了我国职业培训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2007年2月14日与德国工商行会上海办事处签订了建设“AHK—上海、健雄学院德国“双元制”专业工人培训中心”的协议,更是把学院建设向更高的层次推进。通过常年与德国企业、工商行会的合作办学,我们吸收了德国“双元制”教学经验,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而且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