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关于学生宿舍管理社会化问题的探索

作者:杜文静




  摘要: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演进,学生宿舍的管理趋向社会化,最为明显的是学生宿舍管理职能的“外包”。本文首先对有关学生宿舍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然后,以外包管理过程中的亲身体会和观察,剖析在学校这种非盈利组织背景下管理职能外包的利与弊,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实施管理职能的外包,从而更好地进行学生宿舍的管理。
  关键词:组织;管理职能;外包
  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演进,学生宿舍的管理趋向社会化,最为明显的是学生宿舍管理进行了管理职能的“外包”。“外包”作为一个崭新的管理概念,本意是外部寻源,即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优秀的专业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增强组织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其理论基础是核心竞争力理论。
  
  有关学生宿舍管理的研究
  
  宿舍管理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关键和宗旨仍在于“育人”,重在做好保障工作。所以,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还是从教育的角度进行阐述和讨论。国内外管理者和教育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1)学校基础资源的建设问题。主要是指学生宿舍环境的规划、有形资源的利用问题,从教育的角度阐述这些环境资源的建设问题。从学科划分角度,又属于工科的建工类。(2)宿舍管理的教育功能问题。这个角度的研究主要有:思想政治贯穿于宿管的教育导向中;主张对学生采取“自我管理”的方式,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实行文化管理,管理的对象从学生外延到宿舍管理员,这种管理是借鉴了企业现代管理中的“软”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这基本是从管理中的人性假设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的。(3)网络技术及信息系统在学生宿舍管理上的应用。如:管理信息查询咨询系统等,西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朱力强和李明东在“内江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浅析模糊技术在宿舍管理的应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和说明。(4)宿舍管理改革问题。如实施社会化“契约式”的管理模式等。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学生宿舍服务模式落后、基础设施条件滞后和负担沉重的问题展开讨论。(5)学生宿舍管理的物业管理趋势。这方面主要论述了社区物业管理与学校宿舍物业管理的不同之处和相互借鉴之处。
  本文着重从南京财经大学宿舍管理的利弊出发,考察学校这种特殊组织的学生宿舍管理职能的外包现象。
  
  南京财经大学的宿舍管理
  
  在新的管理思想和生产力状态下,有人提出社会结构最好是“三位一体”的结构形式,即权力主体(政府)+市场主体(市场化)+社会组织(中介、民间组织)。不可否认,市场化趋势横扫着一切,学校这种非盈利性组织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化操作也是正常的了。
  在南京财大的20多个宿舍管理站,所有的管理人员均不是学校直接聘请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而是某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因为南京财大与他们所在的物业公司之间达成或签订了某种外包契约。
  首先,他们只受物业公司的领导,与南财之间属于平等关系,不存在雇佣关系。但他们的工作地点和劳动的输出对象却是南财。
  其次,他们要严格贯彻南财的宿舍管理要求,按照南财的宿舍管理制度进行办事,遵循南财的所有管理章程,但他们不与南财的管理机构进行直接交涉。这种管理制度的贯彻和管理结果的反馈仅仅通过文件和报告来实现。
  最后,这些管理人员的管理对象恰恰是南财的学生,一个不同于企业员工的群体,同一被管理对象面对两个不同的管理主体。
  另外,实施这种管理外包的是学校,一个不同于企业的非盈利性组织(NPO)。
  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职能外包的利与弊
  毕竟管理思想基本源于盈利性组织,南财以非盈利性组织的身份对现今这种管理模式的引进,可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管理职能外包的某些利弊。
  有利一面(1)通过“外包”这种方式,加强了学校与外界社会的另一种形式的沟通,得到互相之间的了解和再认识。(2)学校能够集中精力,将有限资源用在核心竞争力上。通过外包,精简了机构,学校管理者从复杂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参与学校的战略性工作以及日常的教学与评估工作,加强了学校应对环境的反应灵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3)节省资源,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全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利用。(4)消除了连带责任。通过合同、契约的形式使学校的部分责任外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的压力。
  不足之处(1)隐性成本增高。例如,在建立外包合作关系的初始阶段需要支付高昂的信息搜索,核实和签约等费用。(2)客体角度。首先,学生是一个基本没有经济能力,从而没有什么发言权的群体,在学校的保护下进行学习和日常生活。加上学生本身社会阅历少,年轻,容易感情用事,做出与学校某些规章制度背道而驰的行为时,需要学校以父母的身份进行引导和纠正。但在这种管理职能的外包情形下,学生有可能面对的是铁面无私的宿舍管理员,通报批评或记过处分等无疑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这样,学校似乎失去了自己教育的本质职能。这就要求对宿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沟通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同时,他们的管理应该融入到学校的管理战略中去。再者,我们也应看到,由物业人员来进行管理,可以带来非在校管理人员所具有的社会气息,让学生切身感受和学习到一些必要的社会沟通技巧和知识,学习到一些社会物业管理知识。同时,所遇到的挫折也是学生进行社会历练的最好一课。
  
  有效实施学生宿舍管理职能的外包
  
  由于学校宿舍管理职能本身的独特性及对其外包所存在的利与弊,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这种管理职能的外包更加有效和实用。
  目的性明确明确自己进行管理职能外包的目标,进行利弊分析和成本——收益比较,决定外包与否。
  进行调查分析对同类其他学校在这方面的做法进行分析和参考,以及对社会和学生关于学校这种做法的评价进行调查和分析。
  对外包服务商进行调查和了解对其信誉、服务质量等进行测评,同时,学校必须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外包合同来约束服务商的行为。在筛选过程中,学校可以模仿商业竞标的运作模式。
  加强对外包服务质量的管理建立严格的外包服务管理体系,比如,可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外包质量调查,及时了解外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和建议反馈给他们,协助他们改善服务质量;最后依据成本—效益原则,对其服务质量进行整体评估,做出相应策略调整。
  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话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设立相应的交流窗口,变学校的被动为主动,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中,对学生的生活给予关注和关心。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和信任比较容易和牢固,有利于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评估,同时为自己争得一定的社会认同度。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非盈利性组织的管理职能的外包还未得到很充分的研究,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属于新事物,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按照“木桶理论”,如果学校中的某些管理职能成为“短木板”,进行外包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这种做法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社会和职业职能的独特性和相应的后果,做到有备而无患,实现学校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Gary Dessler.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赵春明.虚拟企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徐小军.虚拟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和实例[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