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论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

作者:侯小兵 张继华




  摘要:在当前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职业学校教育应该实施以内涵质量型、合作共赢型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战略为主体的品牌发展战略。实施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效力,塑造职业学校的良好公众形象,铸就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品牌创建过程中,应该坚持观念先导、组织建设、准确定位、宣传发动、传播推广、创新发展等基本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育;品牌;体系;意义;策略
  目前,快速发展的产业经济迫切地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加入WTO之后,众多国内外社会主体投资职业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职业学校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应该引入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把铸造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品牌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
  
  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体系的基本构成
  
  职业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竞争性、实践性、区域性和开放性,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体系就应该围绕它的基本特点来构建。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简单地描绘职业学校教育的品牌发展战略体系。
  内涵质量型发展战略职业学校教育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系统。在职业教育内部,有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还有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的竞争;在职业教育外部,有职业学校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生源的竞争、就业市场份额的竞争、发展前途和命运的竞争等等方面。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局面,质量就是职业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没有质量保障,就没有声誉,没有生源,也就没有生存的空间。目前很多职业学校没有对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把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招生上,把大量的资金用在招生经费和学校校舍的建设上,走的是一条注重外延的数量扩张型道路。只有立足内涵发展,坚持质量提升,建立健全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走内涵质量型发展道路才是职业学校教育唯一正确的选择。
  合作共赢型发展战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教学,与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不同。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的是中、高级技术人才,要求在毕业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教学必须以岗位技能要求为导向,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这样,加强校企合作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学校与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学校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教育单位。如何把学校和企业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如何使企业参与到职业人才的培养中来真正实现校企合作,是关系到职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职业学校教育的“产品”最终必然流向企业,企业则还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培养自身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应该是处于强势。职业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把企业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否则,校企合作只能是一句空话,职业学校教育的质量便无法保障,而且还必然面临生存的危机。
  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战略职业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其教育教学应该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同的地区,生产力水平不同,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也不一样,职业学校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当然应该有所区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也明确规定,职业学校教育要“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目前,西部地区的职业学校教育就存在着以东部地区为主导的倾向,忽视了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盲目地跟随东部发达地区的步伐,培养的人才无论质量高低都普遍向往“东南飞”,没有发挥出职业学校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挫伤了当地政府举办职业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因此,要坚持职业学校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当然,本土化不是封闭化,还要重视职业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加快,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职业学校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坚持“引进来”,大力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职业学校教育方面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必须“走出去”,开展国际职业学校教育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标准的外向型人才,加大国际劳务输出的力度,把我国的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
  
  实施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实施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效力首先,实施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地配置教育物质资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和社会能够投入到教育领域的资源相当有限,加之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职业教育一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投入更加捉襟见肘。通过实施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能够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实施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能够加速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一方面,职业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实现者。高效的管理能够为学生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加速优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职业学校本身就是技术工艺创新的主体,它既是教育单位,同时又与产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实施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能够使学校在发挥育人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再次,实施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能够使全校师生员工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增强归属感、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向心力和战斗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效力。
  实施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有利于塑造职业学校的良好公众形象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公众就是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的并且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就职业学校而言,教育行政部门、社区环境、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大众、设施供应商、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等构成了学校发展的公众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毫不夸张地说,公共关系的状况关系到职业学校的生死存亡。学生及家长,是学校发展资金的最主要的来源;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管者;社区环境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用人单位是教育产品的使用者。实施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能够最大限度地争取到政府的政策支持,扩大生源市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学校的发展创造出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社会环境,树立起职业学校教育的良好公众形象,
  实施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有利于铸就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依据《服务贸易总协定》,我国政府承诺:除一些特殊的教育领域以外,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类短期培训允许外国教育投资主体提供教育服务。这表明职业教育国际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外国教育集团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引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技术、教学方法、管理制度、人力资源,这将会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向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们分享了我们的职业教育市场,抢走了优质的生源、优秀的教育产品、有限的教育经费,甚至是优秀的教师资源,这必定给我国的职业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面对如此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职业学校教育必须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革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和学校特色,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流的教育品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