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作者:李爱卿




  摘要:创建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是党和政府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制造业大国以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加强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这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方面的关系才能不违背创建工作的初衷;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在规模、结构、质量、声誉和影响力等方面的持续和谐发展。
  关键词:院校建设;示范性;关系探讨
  
  在当代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是打赢这场无硝烟科技仗的关键。21世纪的最初20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时期。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在全国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并强调中央和地方财政都要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也是我国正迈向后工业化及制造业大国的必然要求,揭示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职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不仅仅是某个学校提高综合水平和社会声誉度的问题,而且是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快速推进问题。每个院校在这次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的过程中,不能只单纯看到学院一时或局部的利益,而应该看到学院在全省、全国中的责任和义务,应该看到自身在全省、全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发展方向。这就意味着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
  需要处理好动力上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问题一个学院的创建工作,最终要落实到从领导到教职员工每一个身上,这里存在着精神动力问题,只有与大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人们才会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国家在未来五年至少要拿出几十个亿对这100所院校给予资金扶持,就含有物质激励的成分。各院校希望通过创建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能够跨入100所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的行列。在全国几千所高职院校中获此殊荣,决非易事。对待这个问题,科学的态度应该怎样呢?应该从大局出发,集中时间与精力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该做好的工作。学校的发展的确离不开足够资金的扶持,但不能因为一时的物质利益而丢了自己的传统。而应该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样才有巩固或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的基础。
  要处理好学院发展目标实现上的快与慢的关系我院在这次创建工作中,要在三年内实现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的文件精神要求,是需要快马加鞭的.因为按照文件精神的要求,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产学研状况、服务社会等方面都有详细的标准要求,这些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比如关于招生比例分配问题,即到“十一五”末某些高职院校在外省的招生比例要达到30%。这涉及学院的收费标准问题,也涉及省际之间生源多少的问题。再比如,要求举办方在创建期间在实训基地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足额的资金扶持学院,这也不是只凭学院力量就能速成的。如各省的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举办方是交通厅,交通厅权衡全省交通各行业发展,也许同时存在一样迫切需要资金扶持的其他单位,是否能获得足额的资金支持,不是只凭学院的努力就能解决问题的。另外,教师队伍要达到师生比为17∶1的目标,快也不一定科学,这里既涉及教师结构是否合理的问题,也涉及高职教师素质要求问题。假如不考虑学院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要求招聘教师,这数量的快速增长未必比慢好。要综合权衡学院各项发展目标的快与慢问题,当快即快,当慢即慢,不能因为一时搞创建工作的满腔热情而把需要慢工夫的工作也拔苗助长式地搞快了。
  要处理好创建工作中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院创建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作要从里到外,由局部到整体进行快速建设,要乘搞创建工作之东风,把学院各项具体工作做好。这些工作做好后,即使三年创建工作没有达标,学院工作也已经从高标准上进行了彻底的变革。
  要处理好一时与长远的关系学院创建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工作不是短期行为,也不是为建设而建设,而是要通过这次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要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制造业大国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学院按照创建工作要求来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存在一时与长远的关系。从实质意义上来说,创建工作的各项措施都是为了长远。什么是长远呢,关系到办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办学方向的不能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们要长久坚持的。如果我们的办学方向不科学,再好的教学条件、再强的师资队伍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又有何益呢?所以,要科学地处理好一时与长远的关系,围绕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围绕党的大政方略,落实好这次创建工作的具体指标。
  要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这次创建工作的各项具体指标是虚实相济、虚实相生的。现实中实在的东西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更便于量化,行政管理工作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比如上级组织部门考察某领导的政绩,总是喜欢看到实在的东西,即我们平时说的形象工程。在这次创建工作中,当然要看某个学院的校园环境、实训基地、教学条件、资源共享、资金扶持等实在的东西。但也要看领导班子建设、校风学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学院的声誉和影响力问题。这些表面上无形无影,却自始至终维系着学院的发展。因此在创建工作中,不能因为虚的方面容易被人忽视就放松,这种侥幸心理不可取。像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教职员工的精神状态,解决不好,就难以使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又如校园文化问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问题。在这次创建工作中,应该坚持以虚促实、以实建虚,把关系到教职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东西、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提高的东西抓住不放,像抓“实”的一样抓“虚”的。
  要处理好“一主与多元”的关系这次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科建设和专业群建设问题。现在多数职业院校都有三四十个专业、几十个方向,这么多专业不可能全都建设成全省甚至全国有影响的专业,只能依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抓好几个专业的建设,或者按照主办单位的行业特点选择几个专业作突破。比如属于交通职业类的院校,就应该在汽车运用、桥梁工程、船舶驾驶、口岸管理等专业建设上有所突破。当然在抓住这些主要方面的同时,也不应放松对其他学科的建设。
  要处理好一头热和多头热的关系这次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考核方面在于,看一个院校服务社会或服务经济建设的力度的大小与服务领域的宽广。在学院服务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首先离不开学院自身这头要热起来,即首先自己要有可供服务的技术与项目,并且技术与项目是当前行业热切需要的。这就要求学院要审时度势找准市场最需要的技术与项目,高起点、严要求,把这些技术项目建设好并尽可能使它在本区域甚至全省具有技术领先地位。然而一头热还不够,还需要被服务方的合作。而被服务方往往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即要求职业院校提供眼前最迫切需要的服务。院校一方面在用自己的技术或其他教育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时候,往往也要求企业作些回报。这也就存在在扩大服务领域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中介作用。比如交通职业学院就有必要要求市级以下的交通行业定期到学院来进行技术培训,要求与交通职业技术有密切关系的公司或企业从长远的发展战略上进行超前培训或预期培训。农业技术方面的职业技术学院在把服务领域延伸到农村时,就有必要通过政府的引导,使广大农民认识推广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乡镇政府可以从政策上、资金上或其他奖励办法上使农民有需要服务的热情或有能力得到服务。
  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即实际操作能力。这次创建工作很强调实训基地建设,强调借助产学研、校企合作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就是要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管用,而且还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在这次创建工作中,不能因为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课堂教学;也不能单纯搞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减少实训环节的锻炼。比如在讲超大跨度桥拱关键技术的理论知识时,有必要使学生到桥梁施工现场了解那些技术;在谈到海上打捞和水下切割技术时,有必要使学生到海上获得感性认识。
  要处理好高职院校之间在这次创建工作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多数院校都想借助这次创建的机会使学院的发展有大的飞跃,竞争在所难免,否则也缺乏进取和拼搏精神。首先,要端正态度,要有恢弘大度的气概,要有平常心:能跨入100所行列,说明自己努力到位;没有跨进这个行列,说明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其次,还应该开放办学,既欢迎其他院校来自己院校访问学习,再主动走出去,到别的院校虚心取经。再次,要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建设工作,不能有急躁之感。面对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职业院校,应该有的态度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作者简介:
  李爱卿(1966—),女,广东潮阳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行政管理学研究。(本栏责任编辑:王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