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高职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

作者:尹红丽 赵 虎




  摘要: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本位。《PLC原理及应用》是机电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笔者认为在PLC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需做到: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突出PLC的实践性,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
  关键词:PLC教学;应用能力;培养
  
  我校2003年升格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生物工程分院”和“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以五年制高职教育为主体,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6年1月,我校成为与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合作办学单位之一,并相继引进了印度籍的外教2名。同年3月和9月相继组建了两个NIIT双语班。笔者于2006年3月至6月在首期组建的两个NIIT中文班从事《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同年9月开始,在首期组建的NIIT双语班担任外籍教师专业课的助教,同时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索。现对高职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
  
  计算机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客观上要求高校必须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秋季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开展双语教学。
  所谓双语教学,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我国,主要是指用英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计算机双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具体的理解为:在教学中使用英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的教学,包括使用原版英语教材、用英语讲解和演示、用英语管理课堂、用英语布置练习以及使用英语界面的电脑上机操作实践等形式。在计算机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归根结底就是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计算机信息技术源于国外,这决定着它与外语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语言对计算机的许多定义、习惯用语的表述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利用双语进行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掌握计算机技术中诸多定义、习惯用语的真实含义,从而避免了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因翻译不准确而导致的认知“误区”。同时研究也显示,双语者的语言能力、概念形成以及创造力和认知能力方面均比单语者表现得更好,在社会上更具优势。同时,学习和使用双语的结果,是双语者比单语者更能适应并接受新的文化环境,更乐意了解新事物,更善于与他人合作,能更快地发展自己,更易融入主流社会。
  
  高职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的可能性
  
  五年制高职是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高度融合的一种教育形式。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高职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是学制较长,便于在连续的修业年限内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教学各环节,有利于职业意识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生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是学习语言、掌握技能的最佳年龄段,容易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三是减少了课程的重复,增加了有效学时,提高了教育效率。对五年制高职的计算机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在我校已成为可能。
  在外语环境方面已构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目前我校所有的班级均开设公共英语课,每学期都举办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定期举办由外籍教师指导的“英语角”活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2006年6月,学校成功地举办了一场中英双语晚会,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推动了外语学习的氛围构建。同时,社会竞争与就业压力的加大,也对在校学生产生了学好计算机与外语的外部推动力。对学校师生的客观要求产生了主观动力,也使得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这些客观事实为双语教学带来了便利的外部环境。
  在政策环境方面学校提高了支持的力度我校专门成立了双语教学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活动,讨论双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本系教师只要有空,就到外籍教师的课堂听课,学习一些授课技巧和经验,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此外,学校会定期派出教师外出参加一些地区或部门组织的双语教学培训,参与讨论,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别校的成功之处。
  在师资条件方面提供了双语教学的技术支持我校不仅对双语教学给予了专项经费,在建设经费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为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经济基础,而且在师资条件方面提供了双语教学的技术支持。我校双语教学课题组成员除两位外教外,还有6位计算机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英语水平较高,其中项目主持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具有对外翻译的经验,这为顺利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技术支持。
  
  高职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总结
  
  在计算机课程选材上,考虑到职校学生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经过对比和筛选,选用了由余芳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英文教材,同时笔者编写了《计算机英语》补充讲义。中文辅助教材选用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指定教材:张福炎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
  在开展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初期,采用英文教材,中文讲授,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努力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根据本章的教学内容事先提炼出一些相关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外语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在一定时间内分别准备、讨论一些相关问题,之后由每个组推选一名代表用英语说明对该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当班上有些学生提出一些疑问时,该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进一步补充说明。在授课技巧上,教师应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渐由中文讲授过渡到部分章节用英文规范授课。
  另外,在NIIT双语班里采用由上海NIIT总部提供的原版英文教材,由外教进行英文讲授,助理教师随堂辅导,采用完全英语讲授、英语讨论、英语作业和英语出题考试等方式,开展了计算机课程班级整体双语教学的试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英语会话,而是掌握了专业技术知识和理论,学生能够做到最准确地理解和接触信息学科当前的核心和前沿信息以及全新的专业术语。从目前教学情况的反馈来看,这种全英文浸入式的教学,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能使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大幅度地提高,整个教学秩序运行良好。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营造有利于英语教学的良好氛围,增加直观、可视的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一直采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手段更加先进,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同时为了改变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把计算机课程讲授的地点由教室改到了计算机室,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双语教师进行中英文讲授时,学生可以同时操作计算机或观察程序运行结果,该方法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同时这种交互式中英文教学模式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下课之前,教师给出下一次要讲的内容范围,要求学生回去准备与思考。下次上课时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再学习,边听课边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实践的积极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