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德育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浅析

作者:周文芳




  摘要: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它的基本要求,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封闭和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德育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努力促使预设与生成达到真正的统一,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德育;预设;生成;和谐课堂
  
  两则个案引起的疑惑
  
  第一则:一日听某教师讲《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整个课堂教学井井有条,非常佩服这位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力以及与学生的默契配合。谁知,不经意时,发现他的备课纸上写着:问题,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由卢美、张元同学回答)而后又发现这两位学生的书上已写上了答案。我不禁产生疑惑:这就是新课程提倡的预设吗?
  第二则:一些学校每个学期都要检查教案,要求每个栏目都要填写,学生活动要明确,并且要有提前量。个别教师认为这是形式主义,如何上课事先怎么可能知道,教案根本没有用。于是我不禁又产生疑惑:这就是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生成吗?
  
  理论背景分析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运行需要一定的程序,预设是它的基本要求。所谓预设就是教师面对教材、面对学生考虑两个问题:学什么与怎样学最有效。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和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多少年来,正如第一则个案那样,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是循着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采用一连串的追问,牵着学生亦步亦趋地接受一个又一个的结论,甚至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强调结构严谨,语言精炼,进度时间把握得准确以及完成任务不折不扣,教师忽视对学习内容的再加工和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忽略学生的学习情感。尤其是一些公开课、竞赛课更是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做法表面上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上往往错过了良好的教育契机,课堂也就缺失了应有的生命活力与和谐音符。
  
  两点实施策略
  
  新课程强调生成性问题应成为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面对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教师如何及时捕捉、灵活运用,使它们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呢?又如何使课堂教学成为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
  
  (一)在精心预设中即时生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和谐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和活动,而是不断生成的,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课程加以创造、改造,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探究的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相机增删,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化。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的演绎,而应是根据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
  例如,在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一课时,某教师事先准备了典故“白马非马”来设计问题情境。“‘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同学们,你如何评价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学生很感兴趣,热烈讨论后,基本认为公孙龙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故意夸大白马的特殊性,否认白马为马的普遍性,显然是很荒谬的。教师肯定了学生讨论的结果,准备进入下一教学环节。这时,一位学生举手发言:“你们不要冤枉公孙龙,‘白马非马’中的‘非’还有别的意思呢?在作‘区别于’、‘不等同于’之解时,‘白马非马’是成立的。老师,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吗?……”这可是在教案中没有“预设”的问题(“白马非马”的争议的确一直存在),教师没有回避这一“生成”的问题,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诚恳地接受了该学生的意见,并对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抗争的积极态度予以表扬。正是这一师生“冲突”,深化了学生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全面理解。
  当然,反对教案本位,关注生成,并不意味着不要教案,其实质是要以开放代替封闭。教师要从传统的线型设计(关注“教师怎样教”的设计)转到新理念下的框架设计(关注“学生怎样学”的设计)上,即从“以教定学”转到“以学定教”这一新理念上来。
  同样,关注生成并非排斥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包含了教学理念及在理念引领下的具体教学的操作层面(策略)。它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动学习并有机整合学习目标。通过精心预设,预测学情,预想可能,可以使教学重点突出、目标明确,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留下弹性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学习《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一课时,笔者预先这样设计: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桂林山水,水秀、洞幽、石美,要求学生找出形成桂林山水特有风貌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进一步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这一原理的意义。这一预设告诉我们,新课程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要求预设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为每个学生积极活动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促使课堂提问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因此,教师要重视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那种以为新课程强调生成就是取消备课的做法是要不得的。教师要确立课程开发意识,在预设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敏锐地捕捉到随时生成的教育契机,冷静地分析教育的价值意义,弹性控制教学环节,重组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问题。没有预设的教学是茫然不知所措的。
  
  (二)在民主开放中动态生成
  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即使是那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当他们对某些问题有看法、有不同意见时,也会一吐为快。而这种动态生成则取决于是否有积极的“课堂环境”,即建立在师生双方平等、民主、开放基础上的和谐教学氛围。
  在一次公开课《我国的民族概况》上,某教师事先请学生收集了各种有关我国民族的资料,课上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介绍傣族的泼水节,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就在全班学生和听课教师为之瞠目的时候,教师先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思考、讨论: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有什么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他们相信,虽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西双版纳,但爱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短短的5分钟,却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试想,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并及时发现“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是在浪费水资源”这有益的动态资源,课堂教学怎能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