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听力训练的方法论研究

作者:刘巧媛 崔 莹 卢琼瑶




  摘要:用英语原版电影作为英语学习的辅助材料是目前英语界比较推崇的学习方法。然而,怎样利用电影进行听力训练测试在我国英语教学领域却少有研究。本文首先对受试者的个人情况和前期英语听力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别对听写、填空和听力理解测试条件进行了单纯听力组和视听结合组的效果对比实验研究,最后对影片视听最佳效果条件进行了对照研究。
  关键词:听力教学;电影;英语;实验研究
  
  近年来,用英语原版电影作为英语学习的辅助手段是国内英语教学的热点。人们普遍看好这一生动有趣、原汁原味的教学方法,有些高校还特意编写了英语电影教程。国外许多学者对视听英语教学作了大量而系统的实验研究,肯定了电影作为外语学习辅助手段的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中国大专学生英语电影听力教学的实验研究,发现英语原版电影能够大大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识别和理解声音、单词及信息的记忆率,能大幅度缓解和降低听力疲劳。目前,英语界对通过看原版英文电影来提高英语水平比较重视,但关于怎样利用原版电影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研究仍为空白。
  长期以来,英语学习者最感头痛的就是听力训练。单纯播放录音进行听力训练使学习者很快疲劳,失去兴趣和自信,畏难情绪十分严重。与传统的听力教学相比,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视听强化训练对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具有绝对优势。在相关对比实验研究中,视听英文电影组的听力识别率大大高于单纯听力组,而且在相同时间内(30分钟),视听英文电影组的学生感觉比单纯听英文电影组的学生轻松得多。问卷调查显示出所有学生都喜欢视听英文电影。英文电影作为英语听力教学手段,打破了死板单一的传统听力教学手法,是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听力强化训练是一种轻松、愉快、效率高的英语听力训练方法。那么,怎样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听力强化训练呢?在测试当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本研究中,首先对受试者的个人情况和前期英语听力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接着分别对听写、填空和听力理解测试条件进行了单纯听力组和视听结合组之间的效果对比研究,最后对影片视听最佳效果条件进行了对照研究。
  
  研究对象
  
  不同文化背景、年龄、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电影进行听力强化测试训练的时候,其测试训练材料和条件是不同的。我们于2005年10月对本校2005年9月入学的商贸英语专业的学生随机选定两个班70名学生,进行了个人情况和前期英语听力训练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学生年龄范围为17~19岁,高中毕业。大部分学生来自中小城市或县城,前期只接受过磁带播放录音的听力教学训练,少部分学生看过英文电影,但没有接受过电影强化听力训练。之后,我们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英语四级(CET4)听力测试。在20道听力题中,英语1班平均做对6.2道题,英语2班平均做对6.7道题,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学生听力水平无差异。
  
  测试材料
  
  根据学生水平,我们选定《埃及王子》为本实验测试材料。该影片述说的是远古时期希伯来人摆脱埃及人统治争取自由的故事。测试片段语速偏慢,平均每分钟110个字,语音发音清晰、标准,声音质量很好,语调起伏比较平缓。所选测试片段没有图像背景或夸张话语提示,语句基本没有生词。
  
  测试
  
  将英语2班定为纯听组(A组:37人),英语1班定为视听组(AV组:33人)。测试时,学生坐在语音室的计算机前,头戴耳机,A组细听耳机里播放出的电影片段,AV组边看屏幕边听耳机里的播放。测试前,测试员分别对两组学生详细解释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学生认真配合,给出真实成绩,在明确所有学生都愿积极配合后开始测试训练。
  听力填空测试对学生进行听力填空测试。测试前告诉学生测试的目的,要求学生真实反映自己的成绩,然后发给试卷。卷面有43个空,给两个组的学生只播放一遍电影后开始填空听写。填空时,每句话后停顿15秒。第三遍对答案。单词拼写错误但意思正确的仍为有效答案。将A组与AV组填空听写单词的正确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显示视听结合组的学生听对率低于单纯听力组,表明这种测试方法不但不能有效测出学生听写水平,反而还干扰了听力的识别(见表1)。视听应该有助于听力识别,那么这种测试方法问题出在哪里?通过对学生测听情况的观察发现,视听组的学生测试时同时在做三件事:看屏幕、看试卷、听声音。为此,根据前面测试段落的内容、形式、语速和长度另外选定一片段对两组学生进行了第二次听力填空测试。卷面有40个空。这一次,先不发试卷,特别强调AV组预视听时看屏幕。测试条件及分析方法与第一次相同。结果提示AV组听力填空正确率高于A组(p<0.05)(见表2)。
  
  
  
  听写测试我们选定一段没有任何图像和夸张语言提示的片段,6句话,41个单词,要求A组和AV组的学生听写。在第一遍视听时,特别强调AV组学生不准写字,只能看屏幕。听写后对答案,拼写错误但意思正确的单词仍为有效答案。然后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结果显示视听组听力识别率明显高于单纯听力组(表3)。
  
  听力理解测试听力理解测试题型是听力测试中用得最广泛的题型。从《埃及王子》影片中任意挑选了5个片段,设计了28道题目,对A组和AV组听力理解正确率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发给学生试卷,每个片段做题前让学生仔细看懂题目,播放片段一遍,然后做题。做完所有题目后对答案。单词错误意思正确的同样统计为正确答案。收集试卷,然后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说明视听组听力理解率高于单纯听力组(表4)。
  
  预视听遍数测试在以上实验中,预视听都是一遍,其听力识别率都很低。那么应该预视听几遍才能使学生平均的正确识别率达到70%左右呢?从《埃及王子》影片中另外选出两个片段对AV组学生分别进行了预视听3遍(42个单词)和5遍(60个单词)的听写测试,听写后,再复听两遍。在选择视听段落时,注意了段落之间的可比性,在难易程度、总字数、句子长短、说话情景方面进行了控制,并排除了有明显图像背景和夸张对话提示的片段。预视听时,强调学生只能看屏幕。听写后,学生看着计算机的屏幕一句一句地对答案,得出听对的单词个数。意思正确但单词写错的仍为有效答案。收集试卷,对预视听三遍和五遍之间的听写正确率采用t检验统计方法进行自身对比分析,结果预视听3遍和5遍的识别率分别提高到67%和65%。而预视听3遍和5遍之间的听力识别率却没有差异(p>0.05)(表5)。
  
  
  讨论
  
  教师在开始对学生用电影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前,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从而确定所用的影片。在选择影片时,应考虑语速和词汇量。第一次使用影碟时,语速应该偏慢,生词量要小,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听力识别。本实验中,我们根据学生的水平选定了《埃及王子》作为训练影碟。根据受试者问卷调查,所测试段落基本没有生词,语速也适中。然而,本实验中的实验对象在分别预视听3遍和5遍后,其平均正确识别率仍低于70%。问卷调查显示,测试对象已有2~3个月没有听英语,而且以前从未接受过影碟视听训练。因此,正确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测试对象不适应视听听力测试训练。本实验听力填空测试中,当调整了测试方法,排除卷面干扰,让学生专注视听时,学生的正确率明显提高。这提示我们,在对学生用电影进行听写和填空测试时,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预视听时认真看屏幕,不要急于做题,告知学生先看屏幕视听,能大幅度提高听力识别率这一事实,从而改变学生心急忙乱的状况。在填空测试中,可以采取先让学生视听,然后再发试卷的方法,发卷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卷然后再做题。对于听力理解题,应先发试卷,让学生能够定向预测即将预视听的影片。从本实验中我们还看到,在预视听1遍后开始做听写或填空题时,其正确率不到50%。然而,预视听的遍数并不一定与正确率成正比。实验表明预视听3遍(正确率67%)与5遍(正确率65%)之间没有质的差别。也就是说,预视听3遍就能测出学生的最佳平均水平,若预视听遍数过多不但没有好处,相反还会引起疲劳,导致识别率下降。其听写测试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内为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