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谈大规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实践

作者:王 颖




  摘要:随着多媒体教室规模的扩大,多媒体教室的管理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因此,应从实践出发,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大规模多媒体教室管理的问题加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管理
  
  多媒体教室是多媒体教学的平台,是整个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基础,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是否到位、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多媒体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教育投入的加大,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陆续新建、改建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的数量较以往有了大幅度增加。以我院为例,过去只有3间多媒体教室,近两年激增到40间,教室内配置的硬件设备在品质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多媒体教室数量的增加,设备品质的提高,无疑对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大有好处。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室规模的扩大,多媒体教室管理的问题凸显出来,如何在管理人员有限的条件下,管好数量众多的多媒体教室,使其既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满足教学的需求,又能尽量保证设备的完好,降低维修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经过研究与实践,打破了过去的管理思路,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院的大规模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
  我院每一个班级固定占用一间教室,新增的40间多媒体教室是在普通教室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相对使用班级而言是专用的、固定的。以前学院多媒体教室数量较少,因此安排了专业管理人员负责教室的日常使用与维护。在40间多媒体教室建成之初,我院沿用过去的管理思路,安排了8名管理员管理40间多媒体教室,每人负责5间教室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我们发现这种管理模式效果很差,弊端重重。首先,管理人员过多。我院教育技术中心人员有限,8名管理员是见习期内的新进大学毕业生,见习期满后将离开教育技术中心,分到其他系部工作,届时不可能再安排这么多人负责40间多媒体教室的日常管理。其次,管理效率太低。管理员每日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按时开启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保证教师上课正常使用。教师上课期间,管理员基本上无事可干,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再次,管理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需求。为了保证教师上课时能正常使用多媒体设备,管理员必须在课前提前开启设备,使多媒体系统处于待用状态。但是,由于不知道教师在这节课是否使用多媒体,许多情况下刚刚开启的多媒体系统又要关闭,或者教师在前半节课不用多媒体,在后半节课当要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又找不到管理员。这些情况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而且对多媒体设备也造成损害。最后,管理人员容易与学生产生矛盾。由于学生的好奇心较强,经常在课间玩弄多媒体设备,常常因此与管理员发生争执,引起不必要的口角。种种情况表明,老一套的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学院的发展,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为了配合教学,必须打破老的思维模式,建立一套新的管理办法。
  针对我院“多媒体教室相对班级固定”的具体情况,经过调查研究,笔者提出了启用学生管理员对教育技术中心进行宏观管理,并与勤工俭学相结合的思路。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各班选出一名责任心强、家庭贫困的学生担任本班的多媒体设备管理员,然后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方法。培训合格后,让他们负责本班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管理,即每天按时按需开启多媒体设备,清洁多媒体机柜,课后及时关闭多媒体设备,锁好机柜。遇到问题,及时通知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并定期向教育技术中心汇报多媒体设备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学院给学生管理员发放相应的薪酬。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教育技术中心管理人员的数量,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将管理的范围延伸到了课堂上,满足了教学需求,还为各班的贫困生创造了勤工俭学的条件,可谓一举三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发现这种管理方法效果不错,但是在管理上仍存在一些漏洞与不足。一是容易发生盗窃行为。教室是个公共场所,没有防盗门,午休时、晚自习后教学楼内的人员很少,价格昂贵的多媒体设备处在这样的场所里,容易引发盗窃行为。二是为教学配置的多媒体设备可能被移作他用。学生管理员自我约束性差,好奇心强,会将为教学配置的多媒体设备用来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上网,从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影响正常教学使用。三是需要经常维护计算机。有的教师为了自己上课方便,将教学所用的各种资料、软件随意拷贝安装到教室的计算机内。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磁盘空间,又经常会使计算机感染上病毒,需要经常维护计算机,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影响教学的使用。根据上述情况,学院改进了管理措施,一方面加强保卫力度,在教学楼内派一名保安24小时值班,防止盗窃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学院给每个教室的计算机安装了保护卡,并限时开放校园网(教学用网段在上课时打开,下课后关闭),防止因私自上网或安装其他软件导致计算机损坏,保证了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此外,教育技术中心加大了管理力度,不定期地对多媒体教室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制定了《多媒体管理制度》,对违规情况按制度进行处理,杜绝了违规使用多媒体情况的发生,同时督促学生管理员各尽其责。学院对教师也进行了教育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授课的能力。经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改进,我院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使用步入了正轨。启用学生管理员的方法实施以来,克服了以往专人专管的管理方法带来的种种弊端,适应了教学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育技术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将会继续增加,新的管理问题还将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管理者不能墨守陈规,要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制定新的管理措施,从而使多媒体教室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
  王颖(1972—),男,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现为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