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三五”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李步其




  摘要:警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特殊性。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了品德、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有特色的“三五”警察类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对照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三种警察职业基本素质,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掌握五种警务实用技能。
  关键词:警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能否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近年来,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三五”警察类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的毕业生深受行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现已成为全国司法系统警察院校中办学条件较好、发展后劲较强的一所警官院校。
  
  “三五”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它既不同于中等教育,又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而是有自己内在的运行规律和办学特色。教育部长周济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的出路在改革。高职院校要转变办学思想,明确定位和方向;要转变办学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学院原来的“学一副好口才,写一手好文章,练一身硬功夫,做一名好警察”的培养目标,显然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因而,如何办出特色,对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警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是学院近几年来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学院从1999年开始对全国几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考察调研并多次进行研讨,逐步树立了“现代、高等、职业”的教育理念,明确了“以行业为依托,立足系统、服务社会,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打好基础、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直到2001年才初步构建了品德、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有特色的“三五”警察类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对照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三种警察职业基本素质,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掌握五种警务实用技能。
  
  “三五”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对照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三种警察职业基本素质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时代在发展,我国改革开放日趋深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都对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状况,学院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政治素质警察队伍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要求学生必须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永远保证政治上的合格。②因此,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如利用校刊、宣传橱窗、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媒体,加强时事政治教育;举办形势报告会,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着重树立学生忠诚、守纪两种意识。为了让学生对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的素质有感性的认识,还与地方派出所建立共建关系,协助民警进行巡逻执勤任务或举行军事化训练,一入学便形成标准、整齐、统一、协调的团队精神。总之,在教学中要突出“警”字特色,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院系二级学生管理体制,建立专(兼)职辅导员与军事教官相结合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此外,还要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着装、统一集队、统一训练、统一内务、统一就餐;实行“四个严格”,即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纪律、严格要求;达到“四化”,即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
  文化素质监狱根据“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方针,依法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教育。因此,人们把监狱称为“特殊学校”,把从事监狱管理的人民警察称为“特殊园丁”、“特殊的灵魂工程师”。③这是因为监狱劳教人民警察从事的是教育人、改造人的事业,是教育和改造那些心理和灵魂有缺陷和瑕疵的人的事业,这就要求他们应当具有广博丰富的文化知识。为了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成为合格的人民警察,学院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指导学生学习各种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如学校开设大学语文、中外文学欣赏、现代汉语等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开设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开设音乐欣赏、书法等课程,以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点;举办学术沙龙、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开展各类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参加自学考试,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举办摄影图片展、书画展、音乐会、文化艺术节等各类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业务素质当前,犯情敌情日趋复杂,罪犯及家属、归正人员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一方面使得监狱执法的难度和压力日渐增大,另一方面也对民警的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监狱劳教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加强了学生对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了让学生具有扎实的法律知识,为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开设了法学基础理论、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课程,又成立了法学会,举办模拟法庭,组织法院旁听和法律咨询,以此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感性的认识;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提高执法能力,学校开设了诸如监狱学基础理论、狱政管理学、狱内侦察学、罪犯教育学、罪犯心理学、罪犯个别教育、监狱安防实务、罪犯心理咨询、分监区工作实务等课程,专业特色鲜明,能满足对现代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的知识需求。此外,还开展心理咨询、分监区实务、个别教育训练、痕迹检验、刑事照相等实验实训活动,有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掌握五种警务实用技能
  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承担着对罪犯实施依法、严格、文明、科学管理的重任。因罪犯改造难度增大,罪犯及家属、归正人员涉法上访信访事件增多等等,监管改造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艰巨,所以我们要以职业岗位现实需求为依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说服沟通、文书制作、现场指挥、防暴制敌、信息处理等五种警务实用技能。
  培养学生的说服沟通技能监狱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刑罚的过程中,要运用特定的职业语言、谋略和技巧,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行为导向、道德熏陶、知识灌输、劳动安排、改造总结等,如监狱人民警察在对罪犯进行监管改造的过程中,进行个别谈话、队前讲话,审讯罪犯,宣读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书等。这不仅是改造教育罪犯的过程,而且是人民警察口才、执法和工作水平等多种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说服沟通技能的主要措施有: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成立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举办各类群体性文体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学生到监狱参观,观摩个别教育能力的教育过程,并与服刑人员面对面交流,成立公共关系协会,开展公关、礼仪、策划、信息调查等实务活动。
  培养学生的文书制作技能监狱工作应用文是监狱机关执行刑罚、完成惩罚的工具,在监狱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监狱人民警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如监狱执法文书、教育改造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和经济文书等。培养学生的文书制作技能的主要措施有:开设公文写作、司法文书制作、秘书概论、讯问笔录等课程,使学生了解掌握各类文书制作的方法和要求。此外,还可以举办现场作文比赛或征文比赛,开设秘书业务知识讲座,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岗位实习,以提高学生文书制作的能力和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