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SolidWorks2005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陈爱华




  摘要:SolidWorks2005应用到形体分析、线面分析、立体表面交线形成等《机械制图》教学中,这种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机械制图》教学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SolidWorks2005;机械制图;立体表面交线;形体分析;线面分析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院校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投影法表达工程机械问题,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利用实物模型,帮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但实物模型具有局限性、静态性,致使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仍然感到困难。SolidWorks2005是易学、易用的三维设计软件,它包括了零件设计、二维工程图的自动生成、装配等功能。把SolidWorks2005三维设计软件运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中,采用先三维、后二维的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而且能为《机械设计》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建立SolidWorks2005虚拟模型库
  
  根据《机械制图》教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首先规划SolidWorks2005虚拟模型库的结构,模型库中实体的类别可分为基本几何体、组合体、各类典型的零件、装配体、标准件和常用件。
  虚拟模型库构成如下:(1)基本几何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棱锥、球、圆环等;(2)组合体:切割型、叠加型、综合型;(3)各类典型的零件:轴类零件、盘类零件、箱体类零件;(4)装配体:部件的装配体、简单机器(如减速箱)装配体;(5)标准件和常用件:轴承、螺栓、螺母、键等。
  虚拟实体模型库以教材为基础,模型库的重点为组合体。标准件和常用件可从应用插件SolidWorks Toolbox中选取。装配体的零件可与典型零件共用,以提高模型库的利用率。
  各类模型在虚拟实体模型库所占的比例如下:基本几何体占15%左右、组合体占35%左右、各类典型的零件25%左右、装配体15%左右、标准件和常用件占10%左右。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提取模型,可用于展示内外形状、形体分析、装配等。
  
  应用SolidWorks2005剖析立体表面交线
  
  立体表面交线分平面截交线和相贯线。理解与掌握立体相交表面交线的形成与投影是《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难点。应用SolidWorks2005对组合体进行实体建模后,能直观地观察立体表面交线的空间形状。对相交立体运用剖面视图,能直观地呈现不同截面上表面交点的位置。由于SolidWorks2005建模是一个参数化的设计过程,当改变立体相交的位置时,可得到各种不同的相贯线,能拓展学生空间想象思路。
  实例一:应用SolidWorks2005分析圆锥体与圆柱相交的相贯线。
  (一)从虚拟模型库提取圆锥与圆柱的相交体,观察其相贯线的空间形状,图1所示。
  
  
  (二)通过标准视图的指令,得到表面交线在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图2为相交体的标准视图。
  
  
  (三)通过剖面视图选择不同的截面位置,呈现不同截面上表面交点的位置,如图3、图4所示。
  
  (四)根据SolidWorks2005参数化的设计特征,改变其位置与形状尺寸,分析其表面交线的变化,如图5所示。
  
  应用SolidWorks2005进行组合体形位分析
  各类组合体是由基本的几何体切割与叠加而成的。假想将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体,并对它们的形状与位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画出组合体的视图。这种思考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SolidWorks2005具有创建零件(*.sldprt)、装配体(*.sldasm)、工程图(*.slddrw)三大类文件功能。当SolidWorks2005对组合体进行形位分析时,能形象、直观、准确展现组合体的组合与分解。
  实例二:应用SolidWorks2005轴承座的形体分析。
  (一)分析组合体构成,轴承座由底板、支承板、轴承、凸台、肋板五部分构成,如图6所示。图6为SolidWorks2005装配体(*.sldasm)文件。
  
  (二)把轴承座拆分为简单的几何体,分析各个简单的几何体投影视图。在装配体(*.sldasm)文件解除配合时,应用移动零件的按钮,逐个移动零部件,分析每个简单的几何体投影,如图7。
  
  (三)以底板为不动件,逐个叠加形成组合体。在三维立体叠加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二维工程图的叠加。教学中展示三维到二维本质的转化。
  (四)展示组合与分解动态过程。在装配的环境下,制作爆炸视图,并保存。打开所要爆炸的装配体文件,单击配置管理器按钮,选择装配体配置,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动画爆炸及解除爆炸,再现组合体的组合与分解。
  应用SolidWorks2005对组合体线面分析
  构成物体的各个表面,不论形状如何,它们的投影如果不具有积聚性,一般都是一个封闭的线框。在读图中,常用线和面的投影特性分析物体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想象物体的整体形状,这种思考的方法称为线面分析法。应用SolidWorks2005进行组合体线面分析,根据三视图,进行实体建模,在教学中展示建模式过程。
  实例三:应用SolidWorks2005对V型切割体进行线面分析。
  (一)根据图8所示V型切割体三视图,分析其外形轮廓基本上是长方形,想象出该组合体由一个长方体被切割掉若干部分所形成。
  
  (二)根据线面投影特性,分析各个局部形状。应用SolidWorks2005,提取实体模型,在设计树下,拉动活动滚动条(图9所示),一步一步展示其切割体形成过程,图10所示。
  
  
  (三)把三视图和组合体对照,加深对线面的投影特性理解与应用,在教学中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应用SolidWorks2005于《机械制图》教学中,由过去的借助静态的挂图、模型讲解变为三维动态演示教学,能使学生动态地观察到实体模型的各个侧面及内腔,观察到三维实体到二维视图形成过程,观察到组合体的形成过程。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铭新,钱强.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胡仁喜,等.SolidWorks2005中文版机械设计高级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李爱荣.AutoCAD三维建模功能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J].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2,(1).
  作者简介:
  陈爱华,硕士,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机械专业高级讲师,从事专业课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