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艺术奇葩——二人台

作者:翟 娟




   [摘 要]“二人台”是流行于我国内蒙古西部及山西、河北和陕西部分地区的一种地方小戏。今人对其了解非常少,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迟早会灭绝于人世。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二人台”需要人们对它有一个基本认识并进行资助与保护。
   [关键词]历史起源 表演形式 保护
  
  “二人台”做为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种地方小戏,中国人对它的了解很少。很多人听到“二人台”,都以为是对方将“二人转”说错了。也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二人台”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一)“二人台”的起源
  近百年来,长城内外、黄河左右、阴山南北,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蒙汉人民在长期的文化艺术交流与互动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民间艺术品类——“二人台”。它是蒙汉人民艺术结合的结晶,它集中地体现出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的特色与特征。
  关于“二人台”的起源,有不同说法。一是“二人台”产生于清光绪年间,另一是产生于宋代。1957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陕北榆林小曲》一书介绍:“大约六七十年前,经过一位萨拉齐(绥远省)蒙古族老艺人老双羊同几位汉族艺人合作,创造了一种简单的化妆演唱形式……这就是现在流行在绥南、陕北和晋北、晋西一带的二人台。”包头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剧李野说,“由于工作关系,我从1950年接触二人台开始结识了众多的二人台老艺人,他们的说法大同小异:‘二人台’产生的年代,约清光绪年间;而‘二人台’的主要创始人是老双羊。”至今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还保留着老双羊用过的二人台乐器。
  这种说法中有位重要的人物“老双羊”。相传,“二人台”的创始人是他——蒙古族民间老艺人云双羊(1857年~1929年),即“老双羊”。他是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孤雁克力更村人,以后迁居包头市东郊沙尔沁乡协胜永村,自幼从事民间文艺活动,被老艺人奉之为“二人台”的“开山祖师”。富饶辽阔的土默川是孕育和产生“二人台”艺术的摇篮。这一民间艺术在土默川经过多年的流传,互相影响,互相交流,许多村落的民间艺人聚集知音、广结同好,经常在一起清唱自娱,俗称‘打坐腔’。清末民初年间,老双羊为吸引群众,尝试和他的儿媳计玉、岳石匠的女儿梅女子以及丁喜才夫妇同台化妆演唱,结果大受欢迎。由此开始,“二人台”由坐腔形式转变为“化妆演唱”,于是,当地打坐腔的艺人纷纷采用这种形式。云双羊之后,经过计子玉、樊六等一大批艺人的创作和发展,到上世纪40年代,形成以戏曲为主,说唱、歌舞和牌子曲兼备的职业、半职业演出队伍。直至1946年,计子玉招收从河北流落到武川的女孩子班玉莲为徒,一同在土默川演出,才成为“二人台”第一代职业女艺人。
  另一种说法是“二人台”源自地处黄土高原、黄河之滨的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据有关资料说,最早可溯源到民间的“舞鞭”(又称“霸王鞭”)。据说约在五代、宋初,“舞鞭”就在河曲出现,属边舞边唱的武术表演形式。由于河曲县处于“鸡鸣”晋、陕、内蒙古三省之处,历来既是军事战略要地,又是商贾的流通码头,文化交流广泛、迅捷,精神需求日益增长,于是就进一步加快了“舞鞭”艺术的变革和发展。明清时,河曲县黄河沿岸的村庄普遍盛行“打坐腔”,即在水旱码头、院落村头、场面地头、节日庙会等场所打地摊演出,并配以笛子、二胡等乐器伴奏,使“二人台”在艺术形式上得到了重大变革。之后,“打坐腔”逐渐融入社火、玩意儿、秧歌、道情、八音会等民间艺术,使“二人台”艺术愈加成熟、丰满。至清代中期,“二人台”已形成当地独具特色的艺术,并于晚清有了代表性的剧目《走西口》。当时,河曲已有民间职业、半职业“二人台”班子30余个,邻近的偏关、保德也各有10多个。以后伴随着“走西口”的步伐,“二人台”又走到了“口外”,与内蒙古民歌、陕北民歌相融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大批杰出的“二人台”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其中河曲艺人为数最多。
  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末期,逢年过节,一些闹红火的人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广场进行地摊演唱,都是河曲民歌的小曲小调,这种娱乐活动俗称“打坐腔”。到了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艺术中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艺术营养,发展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角色一进一退走场表演。逢年过节观看的人围拢在火龙(旺火)四周,演员和乐队在场内表演,当地人叫“转火龙”。到了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至1864年),由于河曲广大劳苦百姓因生活所迫“走西口”,把这种艺术形式带到口外,吸收融化内蒙民歌的音乐语言及戏剧化妆等特长,使之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具有戏曲雏形的地方小戏。
  “二人台”究竟是什么时期产生的,具体的时间已无法考究。但可以确定的是,“二人台”是一种地方小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二人台”的表演形式
  “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唱,随着时间的发展其表演形式也发生着变化。
  1.早期比较单一。角色只有一丑一旦,服装也很简陋,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乐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扬琴、梆子。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余暇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
  2.清末民初,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开始出现了职业班社,一般每班五至七人,剧目逐渐丰富,表演日益提高,开始由表演唱向代言体民间小戏发展。
  3.民国以后,随着“二人台”的向外传播,在演出中,艺人们对“二人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从民歌中汲取素材,并加以改编,如《走西口》原来是以第二人称对唱的形式演出,改编后成为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加进了情节和人物的小戏。随着“二人台”演出内容的丰富,在表演方面,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火爆曲子”(又称“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
  4.抗日战争时期,在内蒙古与河北张家口地区交界的商都等地也出现了东路“二人台”的职业班社,有的班子多达十几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初步有了行当之分,除净、末角外,又发展了其他行当。表演方式已突破了“抹帽戏”的形式,由多人饰演不同角色同台演出。同时有少数剧目还加进了武打。
  5.建国初期,一种是以舞蹈为主,吸收二人转耍手绢的传统技巧,将手绢改为八角型,并发展为各种“出手”。不论哪种歌舞,都由慢转快,形成高潮后嘎然而止;另一种是以唱为主的情节戏,俗称“硬码戏”。其中也有一些采取跳进跳出的方式表演,如《走西口》、《下山》、《小放牛》、《打秋千》等。这类戏表演比较接近生活,但也有一些虚拟、夸张的动作。
  (三)保护
  纵使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我身边还是很少有人了解“二人台”。谈到“二人台”,专业学生也往往会露出疑惑的表情,只知道有个来自东北的二人转。同样是我国的地方小戏,东北二人转的火爆大江南北的场面,岂是“二人台”的冷清可以比拟!这是由多重原因形成的。
  1.语言。众所周知,东北话与普通话相近,二人转的演唱也就更加容易被接受,所以受众广泛。而“二人台”唱、念用的方言与普通话相差甚远,很少有人能听懂,因此较难流传。
  2.地域。“二人台”的主要分布范围,包括河北的西北部,山西的北部,内蒙古赤峰到包头的之间地带,以及陕西和宁夏的一部,从地域面积上来说相对广袤的东北地区也要小一些,况且在这些地区还有晋剧,秦腔,河北梆子这样的地方大戏,所以“二人台”的生存环境的艰难是不能与二人转比较的。
  3.媒介。近年来,以东北方言为语言的电视剧、广播剧还有电影越来越多,这些影视的播出使我们对东北的方言、戏曲更加地了解。虽然近几年用西北方言对白的电视剧也多了起来,但相较于东北方言的电视剧还是太少。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赵本山,通过他,更多的人认识了二人转并喜欢上它,二人转的火爆与赵本山、潘长江等一班笑星的红火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众多原因使“二人台”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作为我国艺术文化的奇葩,倘若再不对它加以资助与保护,相信灭绝于人世是迟早的事。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扬下去。
  “二人台”的方言不可能改变,那是它的特色之一。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西北方言。比如:看西北电影、电视剧等。一部万人空巷的西北影视作品会激发人们认识西北方言的热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好的导演拍摄出好的西北影视作品。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西北也会出现像赵本山那样的艺术家,能够让大家从欣赏的角度认识“二人台”。媒介的传播作用是巨大的,同时也要求从事艺术的艺术家、老师、同学们对身边的人们介绍“二人台”,宣传“二人台”。
  当然,“二人台”本身也需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过去的演唱及表演形式已远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更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职业“二人台”剧团面临新老演员交替之际,一种无为困惑的潜在意识影响着“二人台”。那么就需要文艺工作者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二人台”,让“二人台”艺术跟上时代的进步,给“二人台”注入时代的节奏和时代的精神。
  “二人台”作为我国的艺术瑰宝,是北方地区的一道靓丽风景。必须尽力保护它,体会到它的“美”,与时俱进地挖掘这种美、继承这种美、发展这种美、升华这种美、保护这种美。
  望“二人台”这朵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张泽伦.中国戏曲唱腔精选[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1.
  [2]杨红.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民间戏班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3]董育中.红红火火二人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