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浅谈如何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学》教学效果

作者:马晓玲




  市场营销学(Marketing)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当前,对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设置肩负着培养高质量的经济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营销人才的重任。然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中《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除了职高生本身基础知识薄弱这一客观因素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我国市场营销学的起步较晚,且市场营销学教师队伍的素质不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从事市场营销学教学的教师大多都不是本专业的毕业生,而属于“半路出家”或“改行”进入这一领域的。他们多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也不了解商界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实际状况,基本没什么营销的实践经验,也没有技术操作能力。所以在讲解市场营销学的知识点时,他们多是照着课本念,在案例教学中也常出现分析不全面、力度不够、总结评价不切题等现象,学生也不能实现学以致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学校方面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学校教学管理机制落后、教学评估不合理的现象使《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目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落后的教学管理机制也对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安排不合理。多数学校把“市场营销学”设为专业基础课,教学时间安排在低年级,这对于没有学过市场调查、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经济法、国际贸易、金融学、税收学、会计学等经济管理课程的职高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由于知识结构不完善,再加上经验的极度缺乏,学生要想对企业在营销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都是不可能的。
  (三)《市场营销学》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
  1.提升教师的素质。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应主动给自己“充电”,积极关心学科前沿问题,使自己紧跟学科的发展,并将不断发展的理论传授给学生。其次,教师应积极关心企业的发展动态,并通过企业成败的经验与教训,印证营销理论的适应性和可行性,从而实现对营销理论的深层次把握。再次,教师还应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营销实践,以真正提升《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
  2.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1)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找准切入点,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做到因材施教。
  (2)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使学生在快乐和思考中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使枯燥的理论和富含哲理的故事或具有趣味性的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既能从哲理故事或营销实践中得到教育,又能训练自身的思维,还能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这对提升《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是极为有利的。
  (3)小案例与大案例穿插,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小案例与大案例穿插使用,对单个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对学生系统、全面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4)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并重,既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目前,《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师都已意识到: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和造就新形势下的营销人才将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视了理论教学的作用。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旨在建立系统的市场营销体系,而案例教学则旨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者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较好的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做好案例分析。
  3.调整课程安排,在高年级时再开设《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这样,有以下几个好处:首先,学生学习完经济管理的先行课程之后,他们的知识结构将日趋完善,对学科的思考也会逐渐全面和系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将得到较大扩展;其次,学生在高年级时能够深刻地意识到《市场营销学》与他们以后的就业的紧密联系,他们在学习该课程时就会倾注更多的热情和关注,也会有更多的激情去思考,并提出更多的与现实相关的、令人深思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他们会努力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4.建立授课者的合作机制,招聘具有企业经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学》教师同台授课,使学生们既能增加间接的社会阅历,又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目前,一个案例中包含多个学科知识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了,因此,可以邀请不同专业的老师同时分析,以使问题得到更妥善地处理。此外,为了弥补《市场营销学》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并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愿望,还可以招聘企业管理人员作为该课程的教师。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都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综合两种方式的优点,可以建立授课者的合作机制,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5.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素质人才。《市场营销学》是应用科学,只有多应用,才能提升学生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尽最大努力,支持和安排学生走出课堂,使他们积极参与营销实践活动,提前接触市场,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并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素质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隆瑞等.哈佛商学院MBA案例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2]李志杰,胡锋.正确认识大学生失业现象及其体制原因[N].中国经济时报,2007-03-02.
  [3]王砥.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