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浅谈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导入艺术

作者:陈雪锋 郑 霞




   [摘 要]先声才可夺人,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的导入新课环节,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八种导入方法,来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并通过例证的方式阐述了其功效。
   [关键词]旅游 教学 导入 方法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这样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新课导入是整个教学的“准备动作”,它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了心理准备。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导课环节,先声夺人,为整个课堂打好基础。那么,应如何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打造引人入胜的导课环节,打响课堂教学的第一炮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情景引入法
  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从而深入体验到教材的内涵。例如,讲授《旅游心理学》中“良好情感自控能力的培养”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进来之前在学生的课桌里放一件能激发他们强烈情感的物品,如蛇的模型。当学生坐定后,假作神秘状,告诉他们今天老师将给他们一个终身难忘的回忆,然后请同学们检查一下自己的课桌,看看老师送给他们的特殊礼物。结果大多数同学都会失声尖叫。待大家稍微冷静后,询问学生:“为什么会难忘?”、“这属于什么记忆?……今天就让我们好好地来了解一下自己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带着兴趣跟随教师一起去寻找答案。
  (二)案例引入法
  旅游服务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从理论到理论,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厌倦,而且讲解不清。而利用多媒体播放案例,演示真实的事件,不仅可以弥补语言的不足,还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强烈的感受,从而驱使他们一探究竟。如讲授《投诉》一课时,就可以先放一段因顾客误会酒店而迁怒于服务人员的案例,从而引出投诉定义的核心——客人认为是饭店引起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研究面对这种情况时,服务人员应该怎样处理。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定义,又可以激起他们对受委屈员工的同情,从而使他们更主动地寻找处理投诉的办法,探讨处理投诉的技巧。再如,上《客房清扫程序》时,可以播放因为客房清扫方法或程序错误,如放错枕头的开口方向而造成饭店的重大损失的案例,使学生在明确重要性的同时,能够更加认真地学习课本知识。
  (三)游戏引入法
  中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群长不大的孩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只有在最感兴趣的玩乐活动中,才能集中精神。游戏引入法正好能满足他们爱玩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寓教于乐,使学生感到其乐无穷,收获无穷。如学习《良好记忆能力的培养》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八组,进行传话游戏。然后共同分析传话游戏中取胜的关键点——记忆力。再利用学生的好胜心,使他们自觉地融入到课堂中来。
  (四)实验引入法
  实验引入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如《气质》一课,教师可在上课时做一个心理测验:
  如果你很想到电影院看一部电影,但票已卖完,当你准备混过去时,你却被逮住了,你会怎么样?
   A. 暴跳如雷 B. 软磨硬施C. 另想办法
   D.一声不吭走人,但心里会对那个管门人产生怨恨
  做完测试后,再告诉学生这道题的答案显示了每一个人的气质,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为了找出自己的气质类型而认真学习,并主动地跟着教师去寻求答案。
  (五)讨论引入法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可见,使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然后再主动地寻求解决的办法,是提高教学效率最根本的一点。如在讲授《意志》时,教师先给学生讲中日小朋友在内蒙古草原上较量的故事,然后让他们围绕“为什么中国小朋友会输给外国小朋友,为什么日本人说中国人的后代不是他们的对手?”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归结点——意志,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路对原因进行分析。
  (六)图片引入法
  这是一种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形象的教学方式。图片可以给学生以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把一切最形象、最直观的东西展现在他们面前,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在讲《旅游动机》这一节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系列的景点图片,使学生心驰神往,赞叹不绝,然后趁热打铁,询问他们:“你们想不想去啊?”大家肯定会齐声回答:“想!”“那么我们能去吗?”“不能!”“为什么?”……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他们,从而把“旅游动机”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产生旅游动机等自然地展示在他们面前。
  (七)故事引入法
  教师用教学语言铺陈渲染、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些寓言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导课形式。如在讲授《旅游者的一般需要》时,教师可以先请一位同学讲述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然后根据每一根火柴划亮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提问“小女孩在划亮每一根火柴时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是这些事物,而不是其他的?”从而自然地归纳出需求的定义。
  (八)即景即兴发挥法
  在课堂教学之前,有时会突然发生或出现一些有利于设计导语的事件或情景,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并做到即兴应变,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曾在讲授《从业人员的心理挫折》时,正好碰上一位学生离家出走的偶发事件。走进教室时,全班同学都在讨论怎样把她找回来,于是笔者就抓住机会,走上讲台问:“大家是不是很想把她找回来啊?”“是。”所有人齐声回答,“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然后以她为例,进行原因及外在表现的分析,使学生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综上所述,导入在旅游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入的恰当与否,与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密切相关。巧妙的导入引人入胜,既可以促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集中精神学习新的内容,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就旅游专业的教学而言,其导课艺术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是它的启发性。启发性的真正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强迫性思考。其二是它的形象性。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的本质特征,所以引言要避免抽象化。其三是它的趣味性。应充分运用游戏、故事、传说、谜语和图片、表演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四是它的新颖性。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打开知识之门。总之,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艺术为教师的创造开辟了广阔天地。
  
  参考资料:
  [1]包萍.发挥导入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职教论坛,2002,(20).
  [2]吴正宪.新课的导入艺术[N].中国教育报,2005-10-28.
  [3]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