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复退学员管理之我见

作者:廖玉清




  2007级复退学员大专班进入武汉铁路职教基地武汉培训站学习后,我被安排任电力机车驾驶班的班主任。经过几个月的班主任实践,我从管理上体会颇深:顺着注入一个“情”字、塑造一个“真”字、突出一个“率”字的工作思路,以人为本、以德治班、以情育人。遵循这个治班方略,我所带的班级学员,由进站初期的涣散、浮躁很快进入到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之中,各项考核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并被培训站评为“优秀班级”。
  
  (一)注入一个“情”字: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员管理的前提
  
  接收这批复退学员进入我站学习,是由铁道部自上而下下达的一项特殊的任务,接受任务的单位只能无条件服从通常办短训班追求的是专业速成和效果,这次任务追求的是教育教学上的高质量、高标准、高投入。我站办学条件勉为其难,老师们也认为是烫手山芋。重压之下,做为班主任,我首先理清自己的思路,对这批学员做了认真分析:他们中大部分是因为中学时文化基础差转而入伍当兵,入伍年限也长短不一,退伍后又经历过在家待业的散漫阶段;他们参加过文化补习班,经过考试筛选进入高职,分配到全路各学校学习,还没等熟悉身边的环境,又因某处的闹事事件波及全体学员重新分校学习。他们曾经紧张过、闲散过、动荡过。要使这批学员在短期内定下心来投入到学习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需要每位老师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之中。这批学员在年龄和学历上有很大差别,如驾驶班的学员最大的33岁,最小的才21岁,年龄的悬殊、各自的经历不同,导致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他们之中有的是初中毕业,有的是高中毕业,还有的是上了大学后才走入军营的,参差不齐的文化水平也让学员之间有了差距。要想把他们统一到同一个起跑线上决非易事,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克难奋进,就必须把握共同点: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共同取向的青年人。我是一名年长的教师,从进站的那一天起,就把学员看成自己的孩子一般。看着他们那一双双茫然的眼睛,我读懂了他们内心的无奈。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能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去看待问题,更不能把他们看成是一群不学无术、头脑简单、只会滋事的退伍军人。要走进他们的世界,融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引导他们学习,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从迷茫和困惑中尽快走出来,并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对工作的一种提升。
  学员入站的前一周,通过查看信息资料和咨询相关人员,我对班上的每个学员做了认真了解和分析。第一次班会,就让每个学员上讲台做三分钟的演讲,介绍自己,谈兴趣爱好、人生格言、奋斗方向。通过这种形式,洞悉他们的所思所想,便于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第一次班委会,不是坐在教室里召开,而是我掏钱请“客”去了餐馆,让班委们放下包袱,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我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他们也给了我一副“安定剂”。更多地放手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对于这些复退军人中的优秀者,能考入大专班学习,已经证明了他们的能力,没有理由再怀疑他们的热情、能力和作为。一段时间里,我也投入其中,一对一交心谈心,重点放到“刺头”身上。针对学员各自出现的问题各个击破。有一位学员,开始上课那几天,精神不振,早晨常常起不了床。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先从关心他的生活入手,几番去他的宿舍进行心理沟通。当我得知他是因为被家庭的事情困扰弄得夜里失眠,白天懒散时,就鼓励他振作精神,放下思想包袱,教他如何对待生活,端正心态,走出困惑。这位学员含泪表态:决心调整好自己,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还有一个学员无故几次缺勤,作风一贯散漫。我没有用扣发工资的简单做法去惩罚他,而是着力发现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他很快改正了不良习气,现在已是班上考勤监管委员会成员之一。作为一个班主任,治班不能单靠管理制度来约束学员,做人的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把握好宽严有度的尺子,注入一个“情”字,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前行。
  
  (二)塑造一个“真”字: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学员管理的基础
  
  要想让人充分信任,就要在人与人之间搭起一座真诚的桥梁。真诚地对待学员的情和事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学员之中谁有困难,班主任都应尽心尽力地去帮助解决,从思想上开导,从生活上关心,使他们随时可以感受到老师伸去的援助之手。学员之中,或父母身体不好、或恋爱中出了问题、谁是单亲家庭、谁的身体不舒服,等等,都应在班主任的心里装着,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送上一份关心。老师的责任不仅要把班级的作风、纪律、学习带好,更重要的是要在两年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培养他们做有自信、有品质、有能力的人,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而轻言放弃。职教基地主办“走好人生第一步”演讲活动,开始我班没人敢报名参赛,我点兵点将,两位从没有演讲经历的学员勇敢地承担了任务。那几天,我为他们选题、改稿、指导排练,甚至连演讲着装都要亲力亲为,精心为他们进行全方位地包装和打造。最后,他们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其中一位学员还被选拔为职教基地巡回演讲团成员。为了增强学员对专业课的兴趣,我找了一些书刊杂志、在网上下载一些可读性的文章组织他们学习,还到书店去买来人物传记,如《谁认识马云》等书籍,利用晚自习分段阅读,充实他们空虚的头脑,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老师念的是“真经”,班里的学习氛围也逐步浓厚起来。为了更好地掌握学员情况,我班还建立了QQ群,加强校内外信息渠道的畅通,随时掌握动态,把问题消化在班级积极主动的工作之中。事实证明:班主任在管理上只要实施“真心”、“真实”、“真诚”,那么,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就会使学员的管理越来越到位。
  
  (三)突出一个“率”字:班主任的示范作用是学员管理的有效方法
  
  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紧张、有序的学习育人环境,树立良好的班风,教师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要求学员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不能把教师置身于学员之外。任何制度、条例仅仅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手段,要使学员有主动服从管理的自觉性,成为有素质、守纪律的个体,主动把自己融入班集体之中,以班兴我兴、班强我强为荣耀,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学习型团队,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抓住刚入站组织活动的每项环节,我每天早晨穿上运动装和学员们一起出早操,天天坚持,从不间断,就是在生病期间也不偷懒。学员们看到我的示范行为,尽管对站里的这项要求有抵触情绪,但还是无怨言地坚持了下来。他们说:“老师那么大年龄都能陪我们出操,我们没有理由被这点困难所吓倒。”在后来的评比当中,我班是为数不多的出操最好的班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员们每人交班费15元,我出60元;学员们主动提出为奥运、为汶川地震捐款,我也毫不例外地捐出了一份;每周打扫卫生区,我和学员们一道参加劳动。各种活动,我都会亲临现场为他们拍照,留下生活中一些美好的瞬间。有学员说:“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幸运。”听到这样的评价,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班主任和学员之间只要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链条,用心去做,关注细节,管理工作就会水到渠成。和复退学员磨合的过程告诉我们:班主任要用扎实的作风去信服人,用健康的思想去感染人,用积极的作为去启迪人,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人,只有这样,学员的管理工作才会沿着正常的轨迹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