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

作者:马社林




  [摘要]多媒体网络技术给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本文从正确处理视听说之间的关系,采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模式和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自主学习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实现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目标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 视听说 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新教学目标。目前,大学英语虽已将听说作为课堂训练的重要部分,但许多高校还是不能正确对待“视”的问题。部分老师和学生仍然认为,在课堂上播放视频材料是一种偷懒的表现。此外,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只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是不可能实现听说能力的极大提高的。因此,怎样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就成了师生必须积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视听说教学的目标。
  
  (一)正确处理“视”、“听”和“说”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感官是记忆的主要入口,外部世界带给我们的感觉信息构成了记忆。感觉信息在大脑深处被分析,并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视觉在记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调查,在五种感官中,就学习而言,视觉和听觉起的作用最大;就注意比率而言,使用视觉媒介比使用听觉媒介时更能保持较高的注意率;就记忆而言,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不易遗忘,取得的学习效果也更佳。
  此外,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与听觉媒介材料相比,视觉媒介材料更能使学生产生长久的兴趣。图片、动画和录像以及影片等视频材料,描绘并展现了富于思想性、能开阔学习者思维的目的语的真实材料。学习者可以从中接触到大量的英语口语词汇,还能听到生活中各种场合下的表达形式。学习者在视听过程中把说话者的语调、手势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线索,环境线索和会话形式以及表达内容直接联系起来,使听觉、视觉和言语运动觉都积极地活动,从而进入到“英语思维”的状态中,逐渐将语言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习者深刻细致地体会到语言的表层和内涵。这种直观形象的视觉语言有利于实现语言的内化。
  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该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通过各种感官联合吸取知识,以便以付出较少的劳动去增强记忆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视听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说则是输出的主要途径,语言的输入是为了输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视和听为说准备了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和良好的语言基础。完成了从情景到语言、再从语言到情景的过程。我们不能只强调听对说的重要意义,视相对于听在语言输入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
  
  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高效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还要鼓励他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自主学习是20世纪60年代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外语教学界在 70年代中期开始引用这一概念,此后,随着元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对教育和教学领域的影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网络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元认知概念由Flavell于1976年在《认知发展》一书中首次提出,它把人类的学习理解为在反馈的基础上认知主体对认知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自觉性和主体作用。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它的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此,学习者就更能培养兴趣和动机。建构主义者也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可见,人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了。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视听说的自主学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网上资源丰富,为学生提供了使用自然语言进行人际交流的环境。网络和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了丰富、优化的教学情景。丰富、及时的信息,有利于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存,使学习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众多的交际手段给学生创造了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其次,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树立主体意识。由于学生的听力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和自身情况量身定做自主听力的计划。教师要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等实施元认知监控,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和调整学习策略;再次,网络环境下的非实时交互极大地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要。师生之间的非实时交互不会干扰双方的学习生活秩序,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教学时间。异时讨论给予了参与者思考机会和准备时间;最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比传统的课堂教学享有更多平等和民主,有利于培养自信心。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敢或不愿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却会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讨论,甚至和老师开玩笑,聊天,将老师作为一个语言交际者,而非传授者。在这种轻松愉悦的交流环境下,学生就更有信心实现学习目标,最终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不但要充分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还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但是,师生必须正确认识各自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和任务,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动构建者,充当主体角色;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充当主导角色。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给予足够和及时的鼓励和引导。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是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策略。只有课内外实现了有机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凤.论视听说教学与英语交际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和实践,2007,(2).
  [2]武云飞.议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3]彭宝杰.提高大学英语听力初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4]张月琴.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