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民族文化的影响

作者:李 媛




   [摘 要]颜色词被广泛地运用于语言中,折射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时代风尚。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异质文化的趋同性影响,两种语言所反映的颜色观出现了相似或叠合的现象。
  
  色彩,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颜色”词汇不仅直观地展示大自然的绚丽色彩,还能体现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该语言的特定心理、社会价值观念以及文化精神。因此,研究和揭示颜色词的文化意义,对于汉英语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颜色词最初来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并用于对客观世界进行朴素的描述。这些基本的颜色词包括:黑、
  白、红、黄、蓝等。
  1.黑色。黑色在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中的联系意义大致相同。例如,黑色是悲哀的颜色,英美国家的人在葬礼上穿黑色服装,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色袖章。英语和汉语相同,“黑”也常跟“坏的”、“邪恶”联系在一起。如“blacklist(黑名单)”,“black-hearted(黑心的)”,“blackmail(敲诈、勒索)”, “black sheep(害群之马)”。在英国的纹章艺术中表示深谋远虑、智慧、坚定,如:Jack knew black from white(杰克精明老练)。英语中black的引申意,主要是指“忧郁”(be in a black mood,情绪低落),愤怒(book black,怒目而视)。
  2.白色。在中国“白”表示圣洁、洁净、坦诚、清楚和白昼。如:真相大白,清清白白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衣是平民之服,素服是汉民族的孝服,办丧事是办白事,被人鄙视是遭白眼。特殊的时代背景造成“白”字用在汉语里有反革命的意思,如:白色恐怖,白区。在汉语里,有时候“白”与颜色没有丝毫关系,例如“白开水(boiled water)”、“白肉(plain boiled pork)”等。
  和中国人不同,英语为母语者倾向于认为白色是高贵和幸运的颜色。白色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地用在婚礼上。许多和白色有关的英文单词都有正面的意思。如,在英文里吉日被称作“白色的日子(a white day)”,幸福的日子被称作“用白色石头标记的日子(days market with a white stone)”,善意的谎言被称作“白色的谎言(a white lie)”。西方的婚纱也是白色的,取其纯洁美好的意思。
  3.红色。红色在英汉语里都是喜庆、吉祥的象征。现代汉语中的红色象征着幸运、幸福、吉祥如意。“开门红”指工作一开始就取得了好成绩,“走红运”指走好运,“大红人”指受器重的人,“事业红火”是指事业兴旺。
  红色指喜庆节日,英语里也是如此,如:a red letter day 指喜庆节日;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omebody表示隆重欢迎某人;paint the town red表示狂欢。除此之外,英语为母语者有时候不但不认为红色和幸运有关系,反而认为红色代表愤怒甚至暴力恐怖。例如:“have red hands(犯杀人罪)”、“red ruin (火灾)”、 “his ideas are red (他的思想激进)”等。
  4.黄色。中国文化里,黄色是被赋予最高特权的颜色,是声势显赫、荣华富贵的象征。黄色为万世不变的大地自然之色,是最尊贵的颜色。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黄色变成了淫秽色情的代名词,它由西方传入,成了一个不好的字眼。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黄色小说、黄色画片等,都被列入扫荡之列。在西方,情况则完全不同。黄色在西方所代表的意思是非常复杂的,圣人彼得(St.Peter)穿着黄色衣服代表公正、荣誉和智慧;而犹大(Judas)穿黄色衣服却是叛徒、嫉妒、懦弱的表示。但有时候黄色也代表平庸和不重要。如:英语成语true yellow意为胆怯起来。
  5.蓝色。汉语中的“蓝”原指可制蓝色燃料的草本植物蓼蓝。古代低级官员(唐代八品、明代五至七品)和儒生都穿蓝衣。明代流行品蓝和宝蓝色。清代的官服一律为石青或蓝色。从蓝色服饰的穿着范围可以清楚地知道,蓝色在古代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英国的纹章艺术中,蓝色表示高雅和忠诚,如:the blue blood (贵族出身)、True blue will never stain(忠实可靠的人决不会做坏事)。在艺术中,天使的蓝衣服表示忠诚和信任,圣母的蓝衣服表示端庄。而在英语成语里蓝色却是忧伤的象征,如be in the blues无精打采、cry the blues情绪低落、feel blue闷闷不乐。
  
  (二)民族文化对颜色词的影响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颜色词系统。我们有必要对颜色词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进行研究。
  1.异质文化与观念表达的差异。文化、历史对民族颜色、认知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自古以来,黄色在华夏民族的心目中都占有无比神圣的地位。但是,在英语国家,王权、尊贵是由紫色来代言的。如 the purple意为紫袍,引申为王位、高位。嫁入豪门表示为marry into the purple。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色也有类似的意思。但相对来说,表示王权,在汉民族心目中,黄色的影响更为广泛,甚至深入人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黄土、黄河是华夏历史文明之源,是中华民族的根。
  宗教信仰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对文化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不同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在英语国家,自中世纪以来,基督教就影响了西方整个文化包括颜色的基调,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民族习俗也影响了人们的颜色观。在中国,重要的节庆之日,历来就是以红色为主色调,在汉民族心目中,红色就是吉祥、喜庆的标志。但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民族心目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甚至会使人联想到淫荡和低级趣味。
  社会职业的差异也会赋予颜色不同的象征意义。唐朝时期,不同的官品用不同颜色的官服。如:六品官穿深绿色,七品穿浅绿色,八品穿深青色,九品穿浅青色,老百姓则是帛黑布衣,用颜色来区分贵贱已经达到了非常严格的程度。
  2.颜色观念的趋同。颜色词具有浓烈的民族文化特征,表现了不同民族各自独特的颜色观。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会引起不同的联想,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寓意。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人类社会文化进程加快,再加上心理的某些形似性影响,汉英两种语言中颜色词语的“颜”外之意,也存在着相同或相近之处。
  随着汉英语言相互接触和汉英文化相互交流的日渐频繁和深入,颜色词的联想义和象征义的趋同现象将会日益增加,并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形成不同颜色词的联想义和象征义交互叠合的状况。因此,在汉英两种语言及其异质文化的交流与翻译过程中,如何作好颜色词语跨文化的正确解读和译码,应当引起语言研究者和翻译者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