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高职《药物制剂设备》教学方法探索

作者:刘亚娟




  [摘要]作者结合在《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对制剂设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GMP意识、强化学生对药品生产过程的认识等方面对高职《药物制剂设备》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职 药物制剂设备 教学方法 探索
  
  《药物制剂设备》是我院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主要介绍制药通用设备和药物制剂专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等实践技能,为学生能熟练操作、维护、保养设备打下基础。本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涉及到工程制图、化工原理、仪表与自动化以及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学等多个课程和多门工程学科,明显地表现出的多学科综合性和应用基础理论多样性的特点。我院的学生中有80%的同学毕业后从事着与药品生产直接有关的工作,因此,药物制剂设备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药物制剂设备是以抽象、枯燥、难懂而著称。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药物制剂设备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探索出初步的教学思路。
  
  (一)重视绪论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绪论”是学科的开端,它介绍了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学科的现状和发展等。上好“绪论”关系到学生对这一学
  科的学习兴致和学习态度。“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绪论课上让学生对它产生好学感,对以后的教学也就做好了情感铺垫。因此,从第一讲开场白就应该把学生引入新学科的境地,引进所学专业的大门,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学生热爱本专业,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绪论课上,我们除了介绍机械设备的基本组成和特点外,还将课程的内容,学习目的作为重点介绍内容。在介绍时,首先进行情景设置,提出问题,如同学要买一台电脑要考虑哪些因素?电脑买回来后怎么进行操作?如何保证电脑正常有效的工作?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再将电脑和企业的制剂设备进行比较,进而引出药品生产企业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的 “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通过设置情景,进行类比,将同学们感兴趣、有体会的问题融合于我们的课程学习内容,使学生体会所学课程对今后所从事工作的重要,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
  
  (二)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制剂设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GMP意识
  
  高职《药物制剂设备》是与《药物制剂技术》、《GMP实务》两门课程紧切相联的。制剂设备是药品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不仅关系制药工业的现代化,而且设备的规格、结构、材料、性能等都对药品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制药设备是否符合GMP要求,直接关系到企业实施GMP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三门课程进行有机联系,并通过知识整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横向联系,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掌握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设备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GMP意识。如在讲授压片设备时,通过与《药物制剂技术》的联系,可以复习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片剂的质量判断方法,再引出压片机的作用以及其必须具备的片重、片厚的调解功能,最后具体讲解压片机的结构及原理;在讲授压片机的使用、维护、保养知识时,与《GMP实务》课程中关于GMP对设备的要求的内容相联系。这样联系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一个链式反应而加深印像。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增强学生对设备和制药生产的感性认识
  
  作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课程,药物制剂设备具有显著的工程特征。在以往教学中,由于课程的各个章节中涵盖大量的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图片,存在直观性差等缺点,课程内容就显得较为抽象,学生学起来也觉枯燥无味。为解决这教学中的难题,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制药设备的结构、操作原理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等以动画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课本上枯燥、静态的界面变成了引人入胜地动态效果,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此外,在上课时,我们利用药物制剂的生产录像,给学生直观、形象药品生产过程,加强了学生对设备和制药生产的认识。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教学方法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完成培养过程的具体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在上《药物制剂设备》课过程中,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针对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的现状,实行让学生讲课的互动教学法。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学习新的章节之前,各小组经预习、准备,推选一名同学出来讲课,讲完课后回答其它小组同学的提问……再由其它小组同学对讲课同学打分,综合起来的分数作为该小组的讲课得分,各小组循环往复,所得分数与小组全体成员的期末总评成绩挂钩。这样,学生通过讲课对老师的辛苦有了亲身体验,拉进了师生之间情感距离,从而增强了学习主动性。这种灵活灵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深受学生的欢迎。
  总之,工程类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培养技能、提高素质上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企业满意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志春,郭常亮.对精心组织上好绪论课的探讨[J].职业圈,2007,(7)43~44.
  [2]王希,陈优生,邱蔚芬.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广东化工,2006,33(7):114~115.
  [3]张峰,王志祥,黄德春.动画在制药化工原理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06,22(6):44~46.
  [4]张英.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