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范丽英




  [摘要]目前,职业中专的生源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缺乏。学生技能水平不高,技术革新能力欠缺,这与社会需求格格不入。本文尝试从电工基础课教学的角度说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法。
  [关键词]电工基础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在当今社会,企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是创新教育的操作者,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树立“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教学观念,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素质的持续协调全面发展。下面就如何在电工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认识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兴趣不仅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创新之母。
  1.以实例激起兴趣,上好绪言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一样。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因此,上好绪论课就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关键。教师授课时可安排几个有趣的实验,像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的工作原理,着重讲清电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等。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2.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以保持兴趣。电工基础的理论知识很多可以和实际相联系,成功的实验能使学生增强自信。比如,“自感”知识的学习就可以放在实验室进行。在讲解“自感”原理后,指导学生动手安装日光灯电路。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比较整流器接入与否的实验现象,理解整流器的作用。学生在接线安装过程会全神贯注、满怀期待,当实验成功时,他们会满心喜悦、勃发自信,进而会探索新的知识。
  3.重竞赛以激活兴趣。争强好胜是青少年的天性,在课上以及课下组织学生分组竞赛,可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在学习常见变压器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通过实物演示及多媒体播放各种变压器的操作及使用后,要求学生通过分小组讨论,归纳出每种变压器的特点、结构及使用注意事项。学生的讨论热烈、踊跃,并纷纷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讨论课,不仅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不易忘记,而且还充分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重要地是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激活创新思维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同学们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的提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创造力……给学生积极的期望和应有的信任,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展示自我,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我上课一般会留 出15 ~20 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探研讨论,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激活自己思维,暴露自己的思想,从质疑和体验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使学生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从而活跃思维,发展思维,逐步形成创新思维。 通过上述教学形式,同学们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懈怠状况没有了;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信任增加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三)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保障 学生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旧的评价体系是以考试来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新的评价标准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我对《电工基础》学科成绩评价强调重过程而轻结果,通过对学生平时的“所作所为”来综合评价学生。具体做法是,将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协作学习的行为表现、自主探索的学习精神、是否积极完成作业等做出定量评价,并以 20 %~ 30 %的比例纳入期末总成绩,改变“辛勤耕耘者未必有好收获”的现状,让理论基础较差、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心理发展空间或期待,从而保护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上进心,优化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人才,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我们要在《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活泼的学习氛围,教会学生轻松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