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刘冬慧




  [摘要]如何将高职英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以致用,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值得广大高职英语教师认真探讨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第一,高职生绝大多数英语底子薄,入校后高职英语学习非常吃力,容易有信心无恒心,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最后半途而废;
  第二,教学指导思想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虽然教师们都在努力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但是师生间互动不够,效果欠佳。
  第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教师以讲解课文、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目的是为了应付英语能力等级考试或英语四、六级考试。
  第四,一周4学时的教学,教师很难做到听、说、读、写面面俱到。教师的输出量和学生的英语输入量都偏少,学生应用英语的机会少,听说能力得不到平衡发展。
  第五,学校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缺乏足够的分类指导,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存在“一刀切”现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第六,由于招生规模扩大,高职英语师资严重短缺,教学班学生人数过多。一个教学班的人数往往在50以上,有时60人以上甚至更多。在这样大的班级里教学,教学管理问题目突出,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七,高职院校普遍重视自己学校的优势学科,对基础课重视程度不够。英语教师多为外聘,而本校英语教师则因超负荷工作和经费等问题,缺少进修、培训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因而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与外界脱轨。
  
  (二)改善高职英语教学的对策
  
  1.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和个体认知等很多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有的擅长语法和阅读,有的擅长口语和交际,有的喜欢写作,有的喜欢翻译等等。如果不考虑这些差异性,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来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明显状况。因此,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应该依据学生各自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取事半功倍效果。
  2.重视打好语言基础,促进文化素养提高。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语言基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我们知道,正确的语音语调、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和熟练的词汇运用能力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高职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打好语言基础上。
  3.加强高职英语的实践练习。高职英语是一种实用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高职英语教学的实践练习,其实质就是强化实践和练习环节,走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练习相结合的道路,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语句语法、英语文化知识等系统英语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和课外练习得到巩固和提高。并通过亲身感受从内心获得新的体验和真切的领悟,使理性认识得以运用和升华,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英语素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具体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要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专业实践中的英语实践练习。结合国际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变化要求、实际需要等情况,在实践中进行相关练习;二要通过构建英语学习的校园环境,与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学习讲座、报告、英语阅读、朗读、作文比赛等活动相结合,与外籍教师、英语教师、高年级学生等经常开展会话活动,强化学生课外英语交流的实践练习。
  4.从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学应结合专业特征,重点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特征对教材的需求,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应该有所偏重。如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应偏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应该偏重听说以及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偏重对专业术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素质。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作为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但应掌握所教课程的内容,而且应能流利地用英语表达客观事物;要有一定的作品鉴赏能力,并掌握一定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知识。为此,需根据学科的发展规划,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师培养计划,为青年教师安排指导老师,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短期培训、深造学习、参与科研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提供适宜的条件,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保证每位走上讲台的教师都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
  6.推进前堂后台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前堂后台”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托行业、依托市场、依托自身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接轨,教师与学生“双重角色”交叉互换的一种新型的职教模式。前堂,即课堂,指课堂理论课教学;后台,即课堂理论课之外的其他教学成分。我们要在上好理论课的同时,应该充分提供各项可用资源为学生打造课外实践的平台。如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实习平台,教学生怎样去做双语主持、怎样写评论文章等。教师在其中既充当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充当实践技能的教授者。通过这种平台,学生既能获得理论知识,又获得了实践经验。
  
  (三)结束语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但只要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有利于教学的因素,进行双语和全英语教学以及与实践相结合模式的探索,不断地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一定能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严诚忠,戚元方.高级口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黄志梅.我国高校课堂情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J].教育艺术研究,2006,(8).
  [3]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段京肃,罗锐.基础传播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5]王诗文.推进前堂后台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