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作者:曹江泉




  [摘要]当前职高数学教学无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专业学习的需求不相适应;数学教学的方法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要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始终坚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得数学教学趋于大众化、贴近专业化、呈现多样化。
  [关键词]职高 数学教学 有效性 探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对培养学生公民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令人担忧,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每
  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
  
  (一)当前职高数学教学无效性的原因分析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困难,数学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较差。”许多教师在论其原因时,简单归结为: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认真。笔者认为,这仅仅是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个表面原因,而造成教学差的根本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现有的数学基础及其专业学习的需求不相适应。现行的职高数学教材,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在知识内容方面:职高教材过于强调数学的严谨性、抽象性和逻辑性,与职高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与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严重脱节。这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长期积累,导致有些学生厌恶甚至抵制数学学习;在体系安排方面:职高教材过于讲究大而全,没能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进行适当地选择和调整,使得学生认识不到数学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相互关系,因而也就没有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动力。
  2.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当前,普通高中的数学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职业高中的专业课程改革业已启动。比较而言,职业高中文化课程的改革比较滞后,尤其是数学教学的理念还很落后,课堂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用在数学基础好、学习主动积极、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身上尚且可以,用在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主动性普遍不够、接受能力普遍不强的职高学生身上,其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而且,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二)提高职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对策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始终贯彻这一基本理念。
  1.认真钻研,使职高数学教学趋于大众化。数学,首先是大众化的数学。数学能力的高低也能体现人基本素质的高低,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是把数学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众化的数学,需要大众化的数学教学。大众化的数学教学是面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学。因而,职高数学教学的大众化要注意两点:一是以更多的贴近生活的实例和趣味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好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二是注意针对学生的基础和需要,对数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适当选择,哪些内容是职高学生可以掌握、必须掌握的,哪些知识与生活有广泛的联系,等。
  比如函数的教学。理解函数的概念、求函数的值域、证明函数的性质等,对职高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也是学生走入社会后用处不大的内容,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将抽象的函数概念具体化,去除一些繁琐的计算和严格的证明。函数关系的建立、函数图象的绘制、函数性质的分析等,其基本方法和蕴含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是学生学会用函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职高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我们在教学时要予以重视。
  2.主动服务,使职高数学教学贴近专业化。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生活所必须的数学知识,具备公民所必须的数学素质,而且应该让数学成为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的工具。职高数学教师应该具有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理念,教学中要主动积极地了解各专业对数学的需求,并根据需要对数学知识的传授进行时序上的调整和内容上的补充。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才能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数学教学。
  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对图形的识别和计算有较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加强立体几何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距离、角度、面(体)积的计算能力;计算机专业与函数、算法等数学知识紧密相连,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在数列、排列组合等知识的教学中渗透算法的思想;财会专业,则应该注重线性规划、概率统计等数学知识的教学,等等。在数学教学贴近专业化的过程中,还要防止就数学知识讲数学知识的现象,要注意寻找专业上的实例,使得教学更实用。
  3.精心设计,使职高数学教学呈现多样化。职高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数学的能力相对较差,但他们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愿望还是很强的。教师应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提高职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职高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学。第一,要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大力实施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数学教学。第二,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数学教学。这需要数学教师充分挖掘数学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的丰富资源,与所要传授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等进行很好的融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此外,职高数学教学还应该注重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要有意识地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呈现以往课堂难以呈现的内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