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网络教学在职业教育化学课中的应用

作者:王秀丽




  化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核心目标。网络实验教学是指将网络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环境的有机因素,以实验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是以网络为知识载体,在积极进行探究的同时,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图、文、音、像等资源,更好地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反思性学习。
  
  (一)网络实验教学的方法
  
  1.创设情景、发现问题。上实验课前,经过精心的网络技术准备,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学习情景,把相关内容整合、整理,利用网络教学的时代性手法进行多样性教学,使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如在阐述水的重要性时,通过网上的天文观测资料、水电站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查阅水在宇宙中的广泛分布以及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展示水土资源流失、水污染严重的资料,说明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始上课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思路通过网络进入教学资料库,在网络里提问题,学生和教师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学生利用网络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然进入学习情境。
  2.自主探究、网络讨论。
  (1)学生带着特定的问题通过网络寻求答案。根据自己的需要,访问与课题有关的网站,扩大知识面。我通过多次的课堂实践发现:第一,要把讨论、探究、交流时间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理清教学思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任务,有的放矢。要充分利用网络,实现网络的有效运用;第三,调整课堂教学容量,把握教学重心;第四,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反思、发言和总结。
  (2)进行网络实验和实际操作实验对比。网络课件可以实现理想条件下的实验现象,把化学反应中的瞬间现象细细地演示给学生看。利用网络课件进行模拟,让学生理解实际实验中的反应过程,为了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我们用塑料水槽把实验器材放到微机桌上,让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可与模拟实验对比,发现异同,引发思考。
  (3)体验虚拟实验室验证结果的优越。学生很容易从水通电产生H2与O2,但把H2与O2的混合点燃具有一定的危险,通过网络模拟点燃爆炸实验,充分体验不同比例的H2与O2点燃时的不同结果。这样操作不仅现象明显,而且简单安全,能让学生体会到实际实验无法尝试的效果。
  3.归纳小结、反馈讲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归纳小结,帮助学生理清头绪。边讲、边实验,边利用网络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给以肯定和鼓励,对探究问题做出总结性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有清晰的参照对比,及时纠正错误。
  
  (二)网络实验教学的问题和反思
  
  1.教师面临的挑战。尽管利用网络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必须以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教学信息资源设计为前提。因此,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的技能,预见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2.课堂教学重心与完整性。课堂教学只有45分钟,虽然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要使学生在45分钟内掌握教学内容,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学生完成预定任务的时间差异很容易体现出来,学习的开放性和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就产生了矛盾。
  3.网络实验与实际实验。模拟化学实验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安全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我们可以像进行科学研究一样,在实验室进行一些平时难以操作的实验,使学生体验科研。但这也存在着明显的欠缺,比如嗅觉、味觉和触觉,加上模拟实验的不“真实”性,学生难以形成对整个化学实验的正确感知,造成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感知缺陷。因此,网络模拟化学实验不能完全代替学生动手做实验,更不能使学生获得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但如果在计算机台的旁边临时添加一张小课桌作为实验桌使用,可使模拟实验和实际实验互补共存。
  总之,网络教学突破了学习信息表现单一的局限,使学习信息具有多种形式。虽然它也有不足之处,但在今后的网络课堂教学改革中,随着教师本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