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谈对职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滕红梅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的思想和意志,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智力发挥和学习效率提高。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状态。这样教和学就能得到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大提高。
  职业教育担负着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的双重教学任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今后就业情况。所以,职中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一)教师自身的修养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及行为举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用知识来影响学生,而且还要以情感投入来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我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程度不一,详略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激发和启示思维,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三)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性。高艺术水平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厌学。
  那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现就语基短文这些“趣味贫乏”、“教学两难”的课型谈谈体会。
  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如职中语文第二册中的“逻辑知识——推理必须合于逻辑”这节内容,笔者在教学时意识到讲授这样比较抽象的知识,不可泛泛而谈。课堂上学习“三段论”的“中项必须周延”这一规则时,首先出示一个错误的推理,即“鸟是卵生动物,鸡是卵生动物,所以鸡是鸟”。同学们看到后怀疑,“是不是老师讲错了”,此时,我又将这一推理以郑重的口气念一遍,顿时教室里笑声四起。我抓住时机发问“是不是这个推理错了呢?如果错了,它究竟错在哪?”这下,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到这几个问题上来了,急于想“知其所以然”,然后,让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请同学来回答上述问题,大家兴致勃勃,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有着双重的教学任务,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文化课学习重要意义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但根据学校性质和专业特点,更需要学生了解专业课的内容和特点,注重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真重理就不该轻文》一文时,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生动的比喻,提出“谈语文知识的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论题,让学生论述。通过论述不仅使他们对语文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有了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体会语文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使之感到学之有用,方能使学之有趣。在应用文《产品、服务广告二则》的教学中,先指导学生了解广告的三大特点,让他们留心观察和收集各种服务广告,摘录自己认为最好和最差的广告各一例,再按广告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并在同学中进行交流。最后,根据专业美术知识,设计一个图文并茂的商品或服务广告。结果证明,通过“学”、“选”、“评”、“做”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但对文化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语文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应用价值。这样,对语文学习也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许多学生设计出文字简捷、图面新颖的广告,较好地将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融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双赢的策略。著名教育家夸美钮斯说得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我们将在今后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以最好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