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浅析信息技术与职高美术教学

作者:吴晓春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使学生能有效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美术课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能使教师思路更清晰、讲解更透彻,学生的理解更形象、更深入。多媒体运用以其观念新、手段先进、效果显著等优越性,推动着素质教育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对培养创新性人才,创造信息化文化环境,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美术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进行作品欣赏,能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感官,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美的形象性特点,决定着人们审美方式是形象思维方式,这也为电化教学创造了契机。
  例如:笔者在带同学们欣赏《梅杜萨之筏》作品时,就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其中配以沉重悲伤的音乐,从音乐中学生体会船员们求生的强烈愿望,体会与众不同的构图形式,使同学们对作品的寓意有了更深的认识。计算机教学还能为美术欣赏提供方便,可将作品的局部单独列出作详细介绍,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形式,优化课堂教学
  
  对美术教学中的示范作业,教师一般采取边讲边示教的形式进行,但却因空间狭窄,使之前后不连贯,学生不能清楚完整地看到整个演示过程。但我们如果运用实物投影仪,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通过画面,能清楚地看到教师的示范过程。同时,学生也可以上台演练,将自己的作品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大家。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讲授静物画的表现步骤时,先找到一盘静物画表现的演示盘,然后针对每个具体的步骤,对演示盘进行编辑分段,对具体内容、表现要点、需达到的标准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让学生清楚表现步骤,领会具体精神。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采取反复观看、细细领会、跟着影像的演示一步步学着
  练来达到掌握要领的目的,从而提高班级整体的绘画水平。
  
  (三)运用多媒体,为工艺课、设计课打开方便之门
  
  运用电脑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是非常方便、快捷的。传统图案中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等元素的构成,以及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等一系列原理和方法都可以用电脑来显示。就以重复构成来说,在电脑中用绘图工具绘出一个基本型以后,按设定的骨格排列方式,选择某些编辑命令,如COPY(复制)PAST(粘贴),或DUPLICATE(复制),或ARRAY(阵列)等,都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重复构成图案,避免了人手制作中枯燥的重复劳动。
  色彩构成中的练习显示了电脑操作的优越性,电脑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色彩供选择,我们可以在选定范围内均匀着色、渐变填色或采用某种肌理填色;可以对色相、明度、纯度进行调整;可以随时掌握整个画面的色彩效果而做出相应修改,再也不会出现手工着色出错而返工耗时的烦恼。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的注意点
  
  1.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可使用实物、挂图、模型来讲授。只对那些复杂抽象、且使用录像、电影又不能调动其运动的前后顺序或控制其变化速度甚至更改显示画面的教学内容,才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交互式功能将知识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在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课件质量问题。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要求能制作出适合教学要求的课件。就目前情况而言,市场上基本上还没有系统的配合美术服装教学的现成课件,需要教师自己制作,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电脑操作技术熟练,制作课件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3.对传统教学基本功的的态度。事实上,计算机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来教学,机器是没有感情的,而教学中的感情的投入是任可现代化机器不可模拟的,教学中的很多环节,仍然需要靠我们教师去“说”、去“做”、去“画”、去“演’,因此,传统的教学基本功作为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必须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