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浅谈如何改进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

作者:袁海燕




  [摘要]目前中国英语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哑巴英语“现象。当前的独立学院,由于学生群体的独特性,使得这一现象更为突出。那么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呢?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改进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这一课题。
  [关键词]口语教学 目的 现存问题 对策
  
  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媒介,伴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英语这一国际化语言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在大学开设英语课程,既是培养专业复合性人才的要求,同时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提供了桥梁和工具。掌握英语必须从“听、说、读、写”这四大基本技能出发。在长期的义务教育模式下熏陶出来的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或多或少都有待提高。而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相对较差,所以“哑巴英语”现象更为严重。那么,如何改进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的现状呢?
  
  (一)口语教学的目的
  
  口语是一种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本课程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知识转换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清晰、流畅、达意,使学生知道在什么场合或情景下应怎么说。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就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能就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话题进行连贯的发言;能比较准确地表达思想,做到语音、语调、语法基本正确,语言运用基本得体。
  
  (二)现存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在目前的课堂口语教学中,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有两点:第一,就学生而言,缺乏提高自身口语水平的意识,或是基础太差,以至于有心而无力;第二,就教师而言,部分教师自身的口语水平有待提高。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或者没有将这一意识贯彻到具体的实际教学中去。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看,一是长期“填鸭式”英语教学模式和高考的压力,使得学生养成一种错误的学习习惯,即重“读、写”,轻“听、说”,以致留下教学隐患;二是教材选取不当,要么太难,要么索然无味。例如,在某口语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围绕comedy and humor这一话题展开的。教材主要通过图片来展现这一主题。可是要求学生就这些图片暗含的幽默意味用母语表达出来都不容易,何况是用英语呢?再如 ,有几个单元的话题为food, jobs,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而这些话题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多次呈现,因此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从主观方面来看,首先是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词汇量少、语法知识不健全、语言表达能力差;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口语教学,或是没有有效地组织学生来开展口语活动,使得学生想说也没有机会说。
  
  (三)处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合理的课程设置。
  (1)大学英语课程: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已经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口语训练。从教材的设计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每单元都开设了口语训练题目。因此教师不能因为时间或者其它原因而无故省略这一部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其一,正确处理听力练习部分。听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开口讲英语,首先要能够听懂对方在说什么。所谓听说不分家,为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技能,听是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和基础的一步。老师应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和储备。其二,合理处理课文讲解部分。课文学习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接受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也最容易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接触到许多外国文化。而充实社会文化知识,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的得体性意识,从而提高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在介绍某个文化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就这一现象和话题展开讨论,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2)实用英语课程:实用英语这门课程的设置,就是伴随着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当然口语教学任务艰巨,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很多学生也意识到口语的重要性,可就是害怕张口,因为不能够抗拒内心的恐惧感,害怕说得不好,对自己没有信心。作为老师就应当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状况下,慢慢敢于开口。当然老师也不能忘记自己就是学生最好的典范,所以要不断加强自身口语能力的提高。很多学生会因为老师的口语很好,从而产生练习口语的动力。最后还要特别关注课堂口语活动的组织。面对当前独立学院大班授课的教学现状,老师要尽可能地给每位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例如,小组讨论,话剧表演,情景对话等。
  2.难度适宜的教材。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只有英语教材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学生才觉得有话说,才会开口说,才有可能学好。我们学校选用的第二套口语教材,图文并茂,话题丰富,形式多样,很适合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用来进行口语学习。同时,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删减部分单元,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认真设计语言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增强学生重视口语训练的意识。毫无疑问,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与老师的引导和激发密不可分,可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生自主地开口讲英语上。因此老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哑巴英语”的恶果,要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交流,而不是单纯地通过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同时教师要增加课堂上使用英语的比例,让学生适应英语教学,这样可以逼迫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与自己交流。通过平时的这种训练,可以减少学生用英语交际的恐惧感。作为独立学院,我们要培养的人才更应是现代化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让学生了解他们自身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重在运用,为他们以后的专业深造和就业铺平道路。所以不可以“死读书,读死书”,要让自己掌握一门实际有用的语言。所以张口讲英语吧!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练习口语的舞台。课外活动能展示个人才能,发挥潜力,但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相联系,让学生在大量交际活动中学英语,在此期间获得并提高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开辟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辩论,英语演讲等各种趣味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际情景中去勇敢地开口讲英语。我们系就为学生开辟了英语角,在那里学生可以自由地和外籍教师用英语交谈,外教也会不时地就某个热点话题和学生展开讨论。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变得更加自信了。此外,这学期我们系还向全院学生开放了自助学习系统,学生可以来这里徜徉于英语的海洋,充分感受英语学习带来的乐趣,这也就不断地增强了学生开口讲英语的欲望。我觉得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并做到坚持不懈,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就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同时,要增强学生练习口语的意识、开展多彩活动,全方位地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并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口语和教学水平,为改进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Leo Jones.大学英语基础口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刘志权.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J].文教资料,2006,(11).
  [3]朱玉琴.如何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7,(2).
  [4]郭艳玲.英语口语能力训练方法探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