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解放思想 永不停止

作者:秦红卫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温家宝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特意就解放思想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有人可能会问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还要进行多久,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将永不停止,一直到中国现代化成功,到那时也还需要解放思想 。”温总理明确告诉大家解放思想,将永不停止,笔者理解这个提法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认识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不停止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人类认识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于无限的过程。所谓认识,是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保守的、被动的,是革命的、能动的。邓小平同志曾解释“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一致,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就是实事求是。” 思想和实际一致,主观和客观一致就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就是说,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要解放思想。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经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段论述十分晓畅,即:如果思想僵化,把自己禁锢起来,恐怕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都会失聪,也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更离不开解放思想。“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如果因循守旧、顽固不化、抱残守缺、满足于一知半解无论如何是完成不了“意义更加伟大”的飞跃的。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识的发展是无限的,永无止境的,这就决定了解放思想永远不能停止。
  
  (二)物质世界永恒发展,解放思想永不停止
  
  唯物辩证法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弊端的关于发展的学说”,事物的永恒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发展是新事物不断出现和旧事物不断灭亡,在不断的“扬弃”中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永恒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律是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人们只有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才能达到行为的预期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跟上变化的新形势。
  事物发展是新陈代谢的过程,我们应善于发现事物前进中出现的新事物,并创造条件扶植成长。“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我们的思想一定要适应这一新形势,防止僵化,克服墨守伐规的陋习,努力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开创新局面。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满腔热情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发展是永恒的,解放思想也是永恒的,永远不能停止。
  
  (三)矛盾运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解放思想永不停止
  
  矛盾运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指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绝对性。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到人的思维,都存在着矛盾,这叫矛盾无处不在;任何事物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之中,绝对静止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存在的,即谓矛盾无时不有。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够研究客观事物内部的联系。客观事物内部的联系就是矛盾关系,规律性就是对立统一。由此可见,对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矛盾运动,最首要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解放思想。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伴随人类社会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就产生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了,矛盾的就次要方面上升了。“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我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就是要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地方。
  30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那么,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完全适应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是永远不能完全适应的。“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剥削阶级被消灭,疾风暴雨似的阶级斗争也随之降温。但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上升了。由于矛盾运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解放思想也永远不能停止。
  综上所述,人类认识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于无限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伴随人类社会始终。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一致,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因此,解放思想也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永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