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高师“钢琴教学法”课程建设研究

作者:万 欣




  [摘要]“钢琴教学法”是研究、揭示钢琴的教学理论和钢琴教学中的一般规律的学科。高师应开设可使学生具备与钢琴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的课, 熟悉有关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师 钢琴 教学法
  
  随着“钢琴热”现象的逐渐升温,专业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上钢琴师资的需求,于是部分具有一定钢琴基础的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他们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正确掌握基础钢琴演奏要领。因此,重视师范专业学生教授钢琴的要领与规则也是高师钢琴教育的必要内容。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当使高师学生在学习“怎样弹”的基础上,尽快掌握“怎样教”的能力,以具备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作准备。
  
  (一)开设“ 钢琴教学法”的必要性
  
  尽管近年来对于高师钢琴教学进行改革的尝试与探索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钢琴课的教学模式也日趋多样,但钢琴课教学模式的改变, 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就由此产生质的提高与飞跃。学生学习过程和就业中仍出了一些问题:首先,学生总认为弹钢琴就是一项技术训练,因此花费了大量时间练琴,以为曲子通过了就没事了。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思维、情感及人文素养等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收获甚微;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作曲家生平、所处年代、乐曲风格等理论性知识教授不够,没有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深入的理解与运用,学生缺乏音乐表现与音乐风格上的思考,对能否精确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蕴没有把握;第三,学生毕业投入到基础音乐教育工作中后,发现自己很难适应基础教育工作,不管是教材的选用、搭配,还是针对幼儿心理、启蒙阶段的训练方法,还是对孩子学琴兴趣的培养都无从着手。
  所以,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体系中,应当在保留和对传统钢琴课教学模式进行适当改革的前提下,开设“钢琴教学法”课程,解决高师钢琴教学中存在的只偏重于传授技术、技巧、技能,而忽视给学生提供具体、有效和系统的“钢琴教学法”理论和实践指导这一问题。更主要的是,应 让学生在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钢琴老师的具体指导下,通过“钢琴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在获得和掌握系统、完整、细致、全面的钢琴演奏及教学法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其自身的钢琴弹奏技能、水平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具备与钢琴教学有关的全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由此逐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的过程中,不断领会和培养 “教”的能力,从而能够创造性地从理论的高度去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
  
  (二)“钢琴教学法”的课程构建
  
  “钢琴教学法”是钢琴弹奏原理和钢琴学习途径、方法的理论研究和探索课,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钢琴发音的物理性和由于触键的方式、方法、角度、强弱及快慢等诸多因素所带来的音色多变性,研究钢琴触键的基本原理,理解钢琴不同弹奏方法的理论知识;了解钢琴音乐的发展简史,初步认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乐派的钢琴音乐风格及特征;探讨钢琴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学习钢琴和怎样去教钢琴。
  1.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主要目标是了解钢琴的构造及历史发展;熟悉钢琴教学阶段的划分和各阶段基础教材的内容;掌握钢琴音乐风格发展的历史背景;了解各种钢琴演奏技术的训练要求;了解钢琴练习法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钢琴伴奏法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掌握钢琴教学的阶段内容及教材的合理搭配;掌握钢琴练习法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二十一世纪钢琴演奏家及国内外钢琴比赛的赛事动态等。
  2.能力技巧培养部分。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并运用与钢琴教学相关知识技能的能力;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的能力;在钢琴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原则、形式和方法的能力。
  3.讲授方法运用部分。这部分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类教材横向搭配及运用的方法;掌握各类钢琴演奏技术、技巧训练的教学方法;掌握各种钢琴学习的练习方法;熟悉钢琴伴奏的练习与合作方法;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使他们具备与钢琴教学有关的全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相关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水平,创造性地从理论的高度去指导未来的教学实践。
  
  (三)“钢琴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1.以集体课教学为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条件和专业师资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下无法应对迅猛增加的学生人数。以现有的师资力量按旧的教学体系开展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钢琴教学法”作为一门新课程,主要采用“集体课”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不但能缓解学校师生比严重失衡的矛盾,也符合学生的要求。
  “钢琴教学法”课程将原来的小课堂重复讲述的教学变成现在的大课堂教学,既节省了教师的精力,又节约了课堂时间,还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了资源共享。此外,集体授课方式还能增强学习效果,学生也能从以前那种由钢琴小课上获取零碎的、缺乏系统的钢琴理论知识的状况,改变为从“大课”上获得完整、系统、全面的钢琴理论知识,并且在大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还可以在钢琴小课中付诸实践,这样,大、小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钢琴教学法”研究的是钢琴教学中的一般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只有运用到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钢琴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具体可在集体课中充分运用“微格教学”理论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模拟教学。
  譬如,一个章节的内容学完后,任课教师还可以邀请外系的教师和学生来现场进行督察和指导,让一个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教学演示,教师和同学在下面观察,并把授课实际过程拍摄下来。示范教学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块观看讲课录像,根据同学和外系教师的评语,针对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研究钢琴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集中、系统地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从而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
  总之,“钢琴教学法”的开设不仅能教会师范生掌握钢琴理论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教会他们将来怎样传授知识,使他们具备独立从事钢琴教学和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学校音乐教学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咏北等.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胡自强.浅论高师钢琴教学的转型[J].钢琴艺术,2000.6.
  [3]邓光年,石芳,程晓静,张宁.音乐教育专业亟待开设《钢琴教学法》课程[J].甘肃科技纵横,2007.1.
  [4]杨凌云.对“钢琴教学法”的教学探讨[J].艺术探索,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