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严格管理与思想活跃的区别和联系

作者:郑玉玲




  当代社会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思想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来源于教育,同时高素质的人才也离不开学校的严格管理。过去人们讲“严师出高徒”,严格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只有在严格管理上做文章,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二者的区别
  1.界定不同。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学校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控制、监督、惩罚等强制性手段,强迫学生以某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去完成学业的管理方式。其突出的特点是带有强制性,对于学校的管理要求,学生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种管理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措施强制,但在维护校园秩序、保证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而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是从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出发的,运用以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把学校的意志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主人翁责任感,在校园内部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建立的基础不同。严格管理是从人的消极方面入手,即人性中存在着不好的方面,也就是缺点。比如惰性、自我约束力差等。严格管理强调制度与管理,通过教育来克服和引导,使其达到完善。正如西方的“原罪说”,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必须通过教育的引导才能够去恶从善,得到完满的人性。
  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则是从人的积极方面入手,人性本善,学生的个性多样化,通过教育完善学生的个性,强调人性与自理。统治中国思想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就强调人性本善,即“人之初,性本善”,提出通过教育,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成为圣人。
  3.二者的侧重点不一样。严格管理的侧重点在于抑制部分学生身上消极的、被动的方面,通过引导、制度和管理来发扬其应该具有的积极的方面,以保证其接受健康的教育,实现健康的发展。
  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其侧重点在于发扬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优秀的、积极的方面。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根本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其创造性,完满其人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二者的联系
  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严格管理所追求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与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所要实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目标是并行不悖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严格管理和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作为一个目标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
  严格管理要求学生机械地遵守确定的规则,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这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意识的增强不符。它强调命令与服从,缺乏爱的支撑,导致师生缺乏理解与信任,关系冷漠。此外,严格管理如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高频率的使用,容易被领导者和管理者像拧瓶盖一样发挥到极致,导致极端。其表现有两种:一是严格管理的理想化,即领导者把学生不出任何问题、任何事故作为管理的最高要求。从这一要求出发,学校在制定学生管理规则上,把学生的日常生活掐算得很死,没有学生自由支配的余地,时刻把学生置于管理者的视野监视之内。这种理想化的严格管理很容易导致对学生的高标准、过严要求。二是严格管理的情绪化,突出表现在出了问题,发生了事故之后,特别是受到了上级的批评,反思管理进行拾遗补漏时,容易对学生提出更为严厉、苛刻的要求,实施更为过激的处罚。因此,管理上还必须辅之以思想活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否则会使管理呆板无情,适得其反,变为死水一潭,了无生气。
  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也就是提倡管理方式的非强制性。管理者对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若把握不好易导致管理秩序失去控制。而把握适当的严格管理反而能够给学生提供安定的环境以及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有序的学习风气。离开规章制度的约束,学生管理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以严格管理为前提,否则便会使大学生放任自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管理保证学生有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规范下更好地发展自我。
  可见,严格管理与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管理工作更应将“情”的主线贯穿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当中。只有刚柔相济、灵活有度,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培养出能承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三)管理的方式方法
  1.在思想上严格要求学生积极上进。一年级升学初,大力宣传学院的发展规划、教育教学的总体思路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向。使学生明确学院对学生的培养方向,积极鼓励学生写入党申请书,培养党的后备力量.
  2.在学习上,系学工办积极组织各班级成立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情景对话,使同学的口语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大力提倡一二年级学生上早晚自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在日常生活纪律方面,每天通过班长向学生传达院系的各种信息,每周组织至少一次的全体同学参加的班会,对重点同学进行重点管理,经常与同学谈心,及时了解班里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学习的思想工作。
  4.用表格形式规范学生的行为。开学初,对新生进行学院管理的特色教育,并告知学生每个学期结束,学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综合素质测评的成绩直接影响学生的毕业。我们还把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记录在案,并设了拾金不昧小档案。这些管理手段,在规范班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坚持学校、社会、家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紧密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我们一直坚持与每位学生的家长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于表现优秀学生的,及时通报家长;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更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