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率

作者:孔敬祎 任庆春




  《机械制图》课是所有工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画图与读图能力、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如何使《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对学生的创新及综合能力的需求,是每个课任老师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就《机械制图》课程来说,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由于不能及时消化教学内容及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加上还要付出大量的课余时间完成一系列绘图作业,这使不少学生失去了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深刻领会教材,掌握内容的实质、提纲挈领,去粗取精、通过各种方式,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而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就将学生置于一个重点与难点起伏跌宕的教学气氛中,不仅提高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效率,而且还能使他们保持学习注意力。同时,由于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生动形象、有趣味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智力活动,也使学生与老师之间达成了一种互动,教与学相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空间直线与投影面的夹角时,没有必要将直线与三个投影面的夹角都一一进行讲解,只讲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就可以了。在学生已经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总结出图解三个夹角的规律。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使得授课内容精练,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对于保持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率。第一,多媒体计算机可以生动、形象和充分地提供图文声像等信息,使教学内容动静相兼、视听组合。这种特殊教学气氛,不仅能将大量的、多样的信息有目的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Autocad、Solidworks等软件具有的很强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课前对复杂的形体作必要的编辑处理,课堂上随时调用,这比在黑板上画轴测图来得直观、快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第二,一些好的教学课件极大地弥补了教学模型的不足,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产生了很大的帮助。比如,CAI课件集图、文、声于一体的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人机交流界面,在计算机上实现空间形体的立体展示,以灵活、方便的人机交互方式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如讲基本体的投影或截交线时采用动画的方式一步一步画出来,移去靠近观察者的被截切部分,将其放到三面投影体系中,并将三投影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则三个视图清晰可见。这样,营造了多方位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空间概念。CAI的画面色彩丰富,三维动画的效果直观,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复杂形体的不同方位的相贯线形状和投影等,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二)合理利用教具,培养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
  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是学生是否对学习感兴趣和成绩是否优异的关键。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培养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从空间立体到平面图形、再由平面图形到空间立体的思维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这种思维方式、思维过程用清晰、简洁的语言传递给学生。同时,应该注意对挂图、模型、实物等直观教具的使用。使用时要讲究时间和场合。也就是说,在进行原理分析与基础知识的讲解时,主要依靠教师徒手绘图分析过程中的语言引导,而挂图和模型作为总结或实验之用。因为,对于原理与基础知识的掌握应该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而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跟随教师的思维,认知平面图形与空间立体相互转化原理的一个过程。在思维转换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多用挂图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讲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或简单组合体三视图时,首先,要让同学看模型;然后,将模型按投影规律画成轴侧图;之后,讲解投影的过程,画出基本视图;最后,利用挂图做空间立体向平面转换的投影规律的总结。在讲解“读图”时,按给定的视图在黑板上分析讲解“读图”的思路与过程,画出轴侧图,然后拿出模型进行平面图形向空间立体转化的规律的总结与正误的验证。而零件图是对前面基础知识的运用,也应该拿出挂图以提高效率。
  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很多,上述只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经笔者实践证明,上述方法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很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