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把握高考脉搏 提高复习绩效

作者:张晓芬




  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我们认为难度恰当、区分度合理、导向正确,这不仅有利于中学的物理教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同时也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一)物理试卷命题特点
  1.注重对物理学科基本知识的考查,重点考查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高考的目的是选拔出能力强的考生。因此,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的首要任务。高考试卷就是围绕着中学教材和中学教学,通过考查物理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来区分考生的能力的高低。高考试卷虽然年年变化,但每年考查的知识点几乎覆盖了物理学科主干知识。而理解与判断能力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定义、基本物理规律及文字、图象和数学表达式;能根据已知条件,运用逻辑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能根据物理学的基本规律,通过分析判断,对问题解答过程和结论作出初步评价。
  2.注重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物理命题非常重视的内容。《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实验试题“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紧扣教材所列实验的原理,对实验在内容和水平上拓展和提升,对考生观察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新课改理念。注重科技、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联系实际的情境中应用理论规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根据已有事实和条件对相关问题的可能结果作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初步评估、分析与论证探究过程以及推出结论的能力。这类涉及到探究活动及其能力培养的考题不仅很好地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下课改的新理念,同时也在试题中体现了教育价值立意。
  4.注重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考试大纲》所列出的高考物理所要考核的五项主要能力之一。历年来应用数学知识主要集中在求极值、应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分析问题等方面,所以,在物理复习中应加以重视。
  
  (二)高考分析
  以2007年和2008年高考试卷中的题型分析,与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课本仍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题的基础上整合、加工和发展而来的。试题注重“双基”,突出主干知识,强调通性能法,从而体现了近几年高考物理在“稳定中求发展”的命题原则。
  1.就题型而言,理综卷物理部分的题型分选择题、实验题和解答题三种,共12道。其中选择题8道,每道6分,共48分,按以往惯例,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各一题,另5个为力学和电学题,从难度上有一半是基本题,另一半则是中等难度题;实验题1道,一般赋分在20分左右,分2到3小题,将力学实验和电学实验拼盘;解答计算题3道,平均赋分52分左右,难度按基本题、中等难度、压轴题梯进。
  2.就知识点而言,2007年试卷中未出现的知识点有:共点力作用下的物理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库仑定律、电场中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安培力、交流电。而有些知识点每年必考,如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点,虽然每年出题的角度不同,都有新意,但一定是围绕着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这个思路来展开。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高考试题常常出现源于教材或以旧翻新的试题。这恰恰呼应了高考命题重视教材,以考查能力、突出主干知识为主,知识点的覆盖率达80%以上的特点。
  3.命题形式上,图表信息的分析题型有所增加。
  4.关于实验题。突出对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考查,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和信息题的比重加大。①大纲要求的19个学生实验是高考实验考查的基本内容。13种基本仪器要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使用规则和读数规则。②高考实验题几乎每年都是以电学实验的创新题为主,实验题的思想是重拓展、求变化。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及提供的仪器转换思维,将已学的电学知识和实验方法运用到新实验中去,考查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③在数据处理方面。实验题的数据处理有表格法和图像法两种。这两种方法都和物理规律的函数解析式密切相关。
  5.关于计算题。今年物理高考题,仍以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主干知识作为考查重点。综合去年高考情况看,我们认为一道题考单一知识点的可能性小,应该是注重学科内综合,同一个题目可以把不同的物理规律、方法交织在一起,综合性强;内容上,力学综合、力电综合、力热综合是热点,能量观点处理问题占有较大比重。另外,现行课本与新《课程标准》的交集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创新地带,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成果、课标新增加学习内容将成为高考命题的新题源。
  因此,用命题趋势来指导备考实践,我们就会多一份清醒,少一份盲目,整体把握高考方向。在后期的复习中坚持“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的复习原则,在优化训练上做文章,努力提高复习课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