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时间解读

作者:祝 钰 胡 娟




  [摘 要]《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代表作。文章通过墙上的斑点展开想象,从而张开了意识的自由翅膀,使意识不断翱翔在光芒闪烁的意识碎片之中。文章一方面以意识时间为依托,另一方面也从深层表现了意识时间的概念。
  [关键词]墙上的斑点 物理时间 意识时间
  
  (一)引言
  
  作于1919年的《墙上的斑点》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也是她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之一。伍尔夫1882年出生在伦敦的一个文学世家,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是著名的批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父亲的熏陶直接影响着她的文学创作。她从未上过学,却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父亲1904年去世后,她在伦敦戈登广场的住所便成了文学社团“布鲁姆斯伯里”的活动中心。1912年她与伦纳德·伍尔夫结婚,1917年共同创建了著名的霍加斯出版社。伍尔夫自幼身体虚弱,并有精神病史。1905年以后,她的精神病经常发作,并逐渐加重,但她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顽强创作。最后,由于病情恶化,反复发作,伍尔夫不胜折磨,于1941年3月在住家不远处投河自尽。
  伍尔夫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小说,1919年至30年代初,是她的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兴盛期,发表了《墙上的斑点》(1919年)、《雅各的房间》(1922年)、《达罗威夫人》(1925年)、《到灯塔去》(1927年)、《海浪》(1931年)等意识流作品。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真实”(也称“主观真实”)。她的作品虽也描写人的外部活动,但更加强调“意识流”,认为许多自然主义的外部描绘是多余的,非本质的。这种创作风格是和她的文学观点密不可分的。
  
  (二)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的作品同一般写实小说在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上背道而驰。它不是平面的叙述,而是立体多维的描写,观察者往往也在被观察中,它排斥严谨的逻辑,对必然性视而不见,它的参照物瞬息万变。意识流作品热衷于客观地记录人们内心深处意识的流动,从而探索思想世界的无数种可能性。“以综合的艺术形式捕捉生活中无数的印象瞬间”。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三)《墙上的斑点》的意识时间
  
  意识流作品也因上述特点而不易被解读,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正是如此。文章通过墙上的一个斑点展开自由联想,显示了意识的流动,表现了精神世界的纷繁复杂。当“我”看到墙上的斑点时,思绪像开闸的潮水一般汹涌而出,首先回忆起当时炉子里生着火,由火联想起一面鲜红的旗帜,又想起红色骑士潮水般涌来,当幻觉被打断时,“我”又感叹起人的思维特性来。接着猜想这个斑点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由钉子联想起挂贵妇人的肖像,由此想到赝品,想到以前的房客的习惯。面对着斑点“我”弄不清它到底是什么,由此又感叹起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准确和人类的无知来,一句“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引出一连串的物象:罐子、猫和老鼠、鸟笼子、铁裙箍、钢滑冰鞋……奔马的尾巴等,林林总总,不惜笔墨,犹如万花筒般,幻想、想象、联想等思绪纷至沓来。
  引起主人公思绪蜂拥而至的“墙上的斑点”,只是诱发人意识活动的客观事物,但这个客观事物并未构成人物意识活动的主干部分。“斑点”一经出现,很快就被人物的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无规则的意识活动所淹没,被万花筒一般的人物回忆和亿万个意识活动的尘埃所取代,留给读者的是五彩缤纷的意识火花,这些诱发物无关紧要,只是“我”意识流动和转向的结。全文结构清晰,意识从墙上的斑点向四面八方扩散,然后回到墙上的斑点,当墙上的斑点另有所指时,一次全新的想象之旅就又开始了。然而,文中随心所欲漫无边际的意识描写给文章的解读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尽管如此,文章并非无迹可循。《墙上的斑点》以物理时间为基础,以意识时间为依托,将过去、现在和将来随意铺陈,甚至互相渗透,从而实现了波光粼粼的意识游荡。意识时间在全文中不仅是很重要的隐线,也是文章隐含的副主题所在。文中随处可见依托意识时间描述的意识场景:
  此刻我四周全是挺有分量的家具,身上还穿着几件衣服,简直是奇迹。
  那么来世呢?粗大的绿色枝条慢慢地被拉得弯曲下来,杯盏形的花倾覆了,它那紫色和红色的光芒笼罩着人们。
  只要瞧瞧壁炉上的尘土就知道了,据说就是这样的尘土把特洛伊城严严地埋了三层,只有一些罐子的碎片是它们没法毁灭的,这一点完全能叫人相信。
  如果说文章更多的是优先满足作者自由表达的乐趣以及由此带来巨大的个人喜悦,其次才是有关意识活动置于文学范畴内的探索的话,那么在这些意识活动的描述之下,同样潜藏着作者有意识的编排和无意识的表达。这些无意识表达更多的则是有关时间的概念。在伍尔夫的另一部意识流巅峰之作《达洛卫夫人》中,作者将全部事件设置在一天的物理时间内,却表述了主人公的一生。小说借助大本钟的钟声推进故事的发展,同时也使散落开去的意识回归到现实中来,从而转入又一次的意识之旅。小说将物理时间和意识时间穿插对置,从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文体。《墙上的斑点》中,物理时间基本上被淡化至无,意识时间被凸显出来。
  引文中第一句包含着复杂的时间描述。从物理时间上看,家具和衣服,属于现在;从意识时间上看,作者已经把这些家具和衣服抛进了时间的洪流。整个意识进入到已成过去与事实上还未到来的交织状态。作者借这句话表达了有关生活的概念,即在时间里,生活不断遗失。
  引文第二句使人联想到达利的扭曲的时钟。意识时间表述了相对的概念。黑夜里,一朵花缓慢地开放了,对一只正在路过的小虫来说,这朵花开的时间是一年,对一个人悠长的一生来讲,只是一瞬。枝的弯曲、花的倾覆亦同于此。“紫色和红色的光芒”意味着在以将来时间为基准的过去时间留给人们的印象。同时此句不仅表述了时间的相对性,也描述了时间的力量。时间永不停歇地倾泻在花繁叶茂之上。繁花终将枯萎,绿树正吐新枝。看过一组图,图一,荒原之上,一只巨大的眼睛瞪着一位赤裸抱头的人;图二,赤裸的人转身扭头对着眼睛怒吼,浑身散发着力量;图三,眼睛和赤裸的人都扭曲和残缺;图四,荒原之上,空无一物,没有眼睛也没有赤裸的人。时间侵蚀一切。
  引文最后一句最为复杂,也最令人拍案叫绝。在这一句里,意识时间颠倒往复。在“瞧瞧壁炉上的尘土”时,意识时间是当前,而当转到“把特洛伊严严地埋了三层的尘土”时,意识时间转到过去,提及“罐子的碎片”时则又回到当前时间。该句借用意识时间把过去的事实和现在的真相配置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秉承作者一贯尖刻的幽默,辛辣地讽刺了“当前存在”的重大意义。
  意识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有如天上繁星。它们忽远忽近,或明或暗,或转瞬即逝,或长久停留,它们或乍然眼前,光芒万丈,或隐匿夜幕深处,散发着幽远的微光。《墙上的斑点》中,拨开纷繁复杂的表象,隐约可见的是作者潜意识中对于时间这一概念的执著和探索。“要是拿什么来和生活相比的话,就只能比做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铁道,从地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根发针也不剩,光着身子被射到上帝脚下。”表现了时间的相对性。
  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伯格森提出“心理时间”这一概念,本文所述意识时间与之相当。伯格森认为,空间的第四维是时间。在此之前康德认为“空间者外感之形式,时间者内感之形式。一切诸官之对象皆带空间的性质,一切反观之对象,皆存于时间中者也。”“然一切外感之现象,皆现于内感之形式中,即空间上之现象,无不现于时间。”《北齐书?樊逊传》中言:“置世界于微尘,纳须弥于黍米。”这一句将主观意识空间与时间糅合在一起。
  
  (四) 结语
  
  《墙上的斑点》通过意识时间这一隐含线索表现出了一种非持续性的相对性,块状的意识时间流是一种地表式的渗透,其深入地脱离了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相融,超越了物理时间的显性外表,一分钟的思维内动,会穿越几个世纪或忽略几个世纪。来自内心的时光,是作者表达本质的强度,一个触发点会犹如魔术球一样,让人看到远逝的过去或神秘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陆扬,李定清.伍尔夫是怎样读书写作的[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2]易晓明.优美与疯癫-弗吉尼亚·伍尔夫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3]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