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浅谈计算机课堂教学新四法

作者:黄东全




  [摘 要]望、闻、问、切虽然是祖国医学诊病的基本方法,其作用也是一个了解情况、收集材料的过程。在计算机教学上,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同样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 望 闻 问 切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个了解情况,收集材料的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作出正确的治疗方法。此法同样适用于计算机课堂教学工作。本人在从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体会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因素。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通过营造课堂氛围,使学生能按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去学,即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营造课堂氛围,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1.望。望,在中医诊断上是指观气色,在教学上可指观察学生。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这种眼神交流,能缩近师生间的距离又能观察学生的一切行为,使教学和谐地进行。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采用以下的几个“望”:第一,是讲课前的“望”。从老师走进教室后,先用眼睛扫描一下全班同学,这种眼神必须是精神性的、充满关爱的,这样,能使学生从上课前相对松散的思想马上回到学习的状态上,并且在充满关爱的眼神中进入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第二,是课堂教学中的“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经常性地和全体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这样可使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公平的,而且也提醒学生上课要专心,不能开小差。由于计算机应用操作的特殊性,完成效果很直观地显示在屏幕上,所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了解学生是否能灵活地应用计算机命令,在理论的讲解上更能体现出内容的针对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三,是课堂教学结束时的“望”。老师完成教学后,进行课堂总结时,也要把眼光面向全体学生,来回扫描一下,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今天所讲的内容是重要的,这个时间的观察,有利于协调师生的关系,同时也为了下一节课做好了铺垫。
  2.闻。闻,在中医诊断上是指听声音、闻气味。教学上的“闻”指听取学生的反映。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时间都成了老师的小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理解教师所授内容,教师无法即时从课堂上得知。因此,提倡在课堂上应多听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表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看法,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效果。在学生上机操作练习时,可采用由学生对一道题目进行分步讲解示范,当学生完成题目后,其他同学会对其完成的效果用自己的声音反应出来。这样一来老师在听学生的讲解和其他同学的反应,就可判别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了解情况,而且另一方面又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勇气和荣誉感。通过这种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会因得到大家的肯定而会更努力学习,教学效果和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3.问。问,在中医诊断上是指询问相关症状与进展过程。教学上的“问”指提问。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提问通常中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但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它主要在于实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因此,教学中要把教法转化为学法,也就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应用计算机命令。这就需要让学生懂得在操作时,适当进行提问,才能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命令的作用。例如在学《如何插入文本框》这一内容时,通过讲解文本框的作用后,可以引导学生去提出如何插入文本框?如何编辑文字?如何修改文本框的式样?如何更改文字的方向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抓住本节课的关健,而且理清了插入文本框的流程,达到巩固、自学、应用的目的,同样对提高电脑学习的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4.切。切,在中医诊断上是指摸脉象。教学上的“切”指寻找切入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大多是枯燥乏味的。怎么办?这是因为它与学生心中所期待的内容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每节课的内容上选好切入点,以达到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讲《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这一节课的时候,本人先从学生手机存放的媒体信息作为切入点,讲解为何手机要把铃声、图片、视频等进行分类存放,然后再引入手机间数据进行传送时存放位置的选择这一内容。由于大部分学生对都有手机,对这一类又特别感兴趣,而且手机存储和计算机的文件管理又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通过这一切入点的选择,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也就更自觉进行了,知识也就能更好地吸收了。
  总而言之,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能搞活我们的课堂氛围、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