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综合布线课程在工学结合下的一体化教学

作者:郭锡泉 余明辉




  [摘 要]综合布线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将来从事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的工作奠定基础。本文针对目前综合布线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既体现工学结合、又体现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介绍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综合布线 工学结合 一体化教学
  
  (一)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综合布线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综合布线系统概论、网络传输介质、布线器材与布线工具、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系统的验收与鉴定。
  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来说,综合布线是网络工程方向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网络管理方向的基础。如果学生学好了综合布线,毕业后可以直接从事网络布线工程师、布线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专业工作。
  
  (二)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从综合布线的课程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门工程技术型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在当前高职的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一般由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三个环节构成。
  实验内容一般包括:RJ-45头的安装、信息模块的安装、配线架端接、测试工具的使用、光纤连接。
  实训内容则一般包含以下环节:方案设计、施工与施工管理、布线链路测试、验收文档、工程验收。
  综合布线课程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需要相当大的投入。譬如,像RJ45水晶头、信息模块这些是一次性的用品,每次学生做实验都要准备;光纤熔接机、布线认证测试仪器等都是相当贵重的设备。实训室的建设方面,如果要在室内模拟综合布线的施工,则需要建一个模拟楼;如果让学生参加真正的综合布线工程,则还需要准备电钻等电动工具以及很多五金工具。目前国内高校在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上,可以分成几类:一是没有实验、实训条件的,只能教学简单的理论教学;二是只有一定的实验条件,可以支持RJ45水晶头安装、信息模块安装、配线架端接等基本的实验,但由于缺少光纤熔接、认证测试仪这些贵重设备而无法支持相关的实验,也没办法给学生安排实训;三是有比较好的实验条件,能够支持所有的实验,但在综合布线的实训上还没形成行之有效的模式。
  
  (三)工学结合下的一体化教学
  
  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办学积累,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把实际的综合布线工程项目引入课程教学,把理论、实验、实训融为一体,形成了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我们采用的方法就是把理论教学、实验以及实训自然融为一体,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组织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讲中练、练中学、边讲边练,不断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技能。诚然,综合布线课程在实验室、实训室方面的投入非常大,我校也在不断增大对综合布线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投入,目前建有建筑物大楼弱电竖井及区域布线环境(模拟楼)、布线产品展示台、布线加工场地,网络测试实验室、专用培训教室,购置了网络测试等设备及装置,如美国FLUKE最新的布线链路测试仪器DTX-1800、日本古河光纤熔接机等。综合布线实训室的设备和规模在国内同类院校处于领先地位。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布线工程作为了综合布线课程的工程实践教学的真实项目,一栋栋大楼就是开展布线与组网工程的场所与环境。在建立坚实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还建立了与线缆厂商、网络系统基础厂商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合理、高效地安排理论教学、实验、实训这三个环节。如果把实训安排在模拟楼内进行,整个教学计划可按图1来进行;如果把做校内的布线工程作为实训,则可按图2的教学计划来安排。
  
  由于实训室环境布置、实验器材提供了有力支持,理论教学、实验、实训都能有机结合。特别是做校内的布线工程作为实训时,实训完全按网络工程公司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运作。各班成立材料组、监理组和多个项目经理部,经理、工地主任、安全员等职位在学生中竟聘产生,在工程中实现项目管理、材料管理和监理等管理方法。学生从设计、施工、管理、测试和验收等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各环节得到了真刀真枪的锻炼。在项目工程实践教学中除对学生进行了专业技能训练外,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了解了工程运作模式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多方面素质。同学们在工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习热情,达到掌握布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教学要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职场岗位间的“零距离对接”。
  当然,在综合布线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譬如,把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实训时,如何保证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参与实际布线工程的,同时实训的时间一般只有两周。又如,在实际工程中,管槽系统的安装、水平和垂直路由的打通、网线和光纤的敷设往往需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有时候配线架的端接、光纤的熔接以及认证测试不得不推迟到实训安排的时间之外由小部分学生来承担,给学生造成“虎头蛇尾”的感觉,因此在实际项目中如何保障好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布线实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管槽系统安装、网线敷设、光纤敷设、网线端接、光纤熔接、认证测试等)也是一个需要规范的问题。再者,实际工程进行的场所范围一般比较大,指导老师常常要在几个大楼房里来回巡视,并且要对每个学生每个环节的技能掌握情况给出评分,这些都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情况有很大差别,也是需要进一步规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明辉.工程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余明辉.综合布线技术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