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浅谈针对中专生体质下降的学校体育改革

作者:宋银芬




  [摘 要]本文根据近几年来中专生体育达标成绩逐年下降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中专学校体育改革措施: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适当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
  [关键词]中专生 学生体质 教学模式改革
  
  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一线的中等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体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很难适应或胜任将来的社会工作的。但是,我校近几年来学生体质达标统计结果显示,刚入校新生体质达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耐力跑、肺活量两个项目的成绩下降幅度尤为显著。
  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多数中专生对体育课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是副科,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受“普高热”的影响,目前中专生的综合素质下降明显,普遍存在着学习主动性差和自制能力差的特点。加之近年来学生中独生子女、富裕家庭子女的比例增加,使一些学生从小缺乏吃苦耐劳教育而形成了意志力薄弱,惧怕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苦和累,不愿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因此,针对这些造成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成绩下降的因素,体育教师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以确保学校体育目标的完成。
  
  (一)提高学生对学校体育的正确认识
  
  中专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的评定结果对学生的成绩、评先、毕业影响不大的话,是很难引起学生重视的。因此,采用把体质健康达标成绩和学生评先、评优、毕业相结合的措施。比如,把体质达标测试的评定结果放入学生档案,毕业时供用人单位参考的做法,将极大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重视。其次,利用体育理论课、讲座、板报或其它媒介向学生宣传、普及体育知识,帮助学生纠正以前对体育的错误认识,使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观。
  
  (二)适当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近几年,由于中专生上课的纪律性、练习主动性较以前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体育课按原有模式教学有很大的难度。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发现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加学生课堂体育锻炼的负荷,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1.发展兴趣法。中专生学习主动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稳定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老师应根据中专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目前的高科技教学手段,采用多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比如,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或把体育基本技术的学习和素质练习融入新颖别致的游戏竞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等。
  2.任务完成法。为了改善中专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缺点,笔者在体育基本技术、体能教学上还运用了任务完成法。在每节课上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并及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比如,学习篮球投篮技术后,规定学生必须完成若干次投篮,然后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出合理的课堂成绩,并把此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的一部分。
  3.不定期考勤、考试法。虽然目前的中专生身上存在很多不足,但多数学生对分数还是很在意的。为了防止一些学生上课仅为应付考勤的现象,老师应采用灵活的考勤方法,不要总把考勤放在上、下课时,而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进行考勤。其次,增加体质达标项目的测试次数。比如,学生刚入校时预测一次,到期末再测试一次,并把两次测试结果的异同,作为评定学生进步幅度的一个方面。另外,适当增加体育考核的项目数量和考核次数,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那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锻炼兴趣,并且具有良好的锻炼价值的体育项目。其次,应加大身体素质练习的比重和负荷,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顽强毅力等意志品质。
  
  (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必要延伸,学生体育技能、战术的掌握,身体素质的提高、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光凭每周两课时的体育课是完不成的。因此,学校组织多种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活动或竞赛来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并且实践证明,中专生在正确的引导下,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的,我校在此方面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学校组织开展了全校性的篮球、拔河、广播操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并通过比赛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班级的凝聚力。在目前的教学现状下,体育教师要想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中专学校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度的责任心,和足够的精力和耐心,是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管理任务的。因此,针对学生体质达标成绩下降的现状,体育教师尤其需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及时调整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与索取、义务与权利、功利与道义等的关系,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
  2.与其他学生管理机构密切配合。课堂教学只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环节,只有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和职能,才能逐步改善中专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首先,学校要针对目前中专生的特点,及时改变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比如,制定切实可行的校规校纪,严格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其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严把学生考试关和毕业关。体育教师作为任课教师,除了自身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外,还要和学校其它学生管理机构密切配合,比如,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学生的课堂表现。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总之,针对中专生体质达标的现状,如何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调整、改善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是目前摆在我们中职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关系到中职学校能否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吴国亮,对中专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3,(9).
  [3]白涛,对中专学生体育能力与培养的探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
  [4]钱平.更新中专体育理念.贯彻“健康第一”思想[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