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新教师成长要做到“五勤”

作者:李 刚




  [摘 要]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成为一名名新教师。笔者针对新教师如何成长为教学骨干,提出了要做到“五勤”:勤于自学、勤于实践、勤于请教、勤于反思钻研、勤于反馈总结。
  [关键词]新教师 成长 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等都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向全国教育战线提出的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指出:“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随着我国对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也就越来越重。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成为新教师,这些初涉教坛的新教师如何能胜任教学工作,做好班级工作,开展好活动,最终快速实现向教学骨干地转变。本文提出了要做到“五勤”:
  
  (一)勤于自学
  
  新教师比较缺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系统知识,理论水平不高,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因此,第一,要加强教育基本原理和理论的学习。掌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提高理论水平并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及教师科研奠定基础。第二,了解中、小学生动机、行为、情感、性格等的一般特点。有一些新教师往往没有转换思考角色,以成人的思维来解读、指导儿童,往往搞得孩子们不知所措。只有了解孩子们的这些特点,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以适合孩子们接受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启发他们。第三,借阅或购买现代当代有声望的教育专家的书籍。针对每一个事例先预想一下自已会怎样做,再通过向 “名师”、 “名家”取“真经”,仔细研读,细心琢磨,分析他们是如何度过初为人师的困惑、如何驾驭课堂、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如何处理课堂内外突发事件的。实践证明,这是由教学新手向教学能手转变的有效途径。第四,钻研本科目的教材教法。虽然各科目教学方法有相通之处,但也有所侧重,例如语文特别强调阅读思维能力及书面、口头表达能力,较多使用对比法、讨论法;数学特别强调推理的严谨性及思路的开阔性,较多使用示范法、模拟法等。钻研教材教法好处是能抓住教材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增加教学的灵活性、科学性,它也是新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第五,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锻炼。一般来说,新教师初工作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构想,但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角色转换的不宜适应,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来自教学质量检查、活动评比、“末位淘汰制”的实施等,对其心理都是一个考验。作为新教师,要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一些心理调适方法,以保持心理平衡,乐观工作、生活。第六,其它方面。为了做好学生工作,还要学些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征订一些好的教育类刊物,因为报刊中文章观点新颖,思想深刻,富有启发性。当然,计算机方面也要时常练习,诸如如何制作一些简易幻灯片等都要掌握。
  
  (二)勤于实践
  
  一般来说,获得成功的教师都很注重学习基础上的实践。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新教师应在班级管理中,课堂教学上,课外活动及竞赛等勤于实践,在实践中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长学识,逐渐成熟,以免给人纸上谈兵的印象。首先,要勇于把自已掌握得教育原理、原则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比如说,现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通过看教育类书籍可以了解一些关于“启发式”方面的知识,但是如何在自已的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启发式”,还有待实践。有时学生会直接指出老师的错误,尤其是有上级领导听课时,会让新教师特别尴尬,难以下台。其实,如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考虑就易于理解其行为。这时应沉着冷静,运用教学机智来解决,可面带微笑地说:“谢谢××同学帮助老师改正错误,你真机灵,比老师反映快多了。”也可说:“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同学说得对不对?”学生答:“对”。“那我们如何改呢?”或深有感处说:“所以呀,做事情要认真,不然就像老师一样出差错,你们说是不是?”。当然,“救驾”方式远不止这些,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只要勤于实践、勇于实践,新教师必将达到“飞跃必来,突破随之”的一天。
  
  (三)勤于请教
  
  《学记》中明确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新教师除了学习教育理论,研读名著并加以实践应用外,一定还有困惑的问题需要向老教师、学生、社会人士等请教。在教学中,新教师往往因为自尊心强,羞于向别人请教,结果,心中的困惑、教学中的难题越积越多,导致其心中郁闷、焦虑、易怒等,会殃及到同事感情、师生感情。
  1.应虚心向老教师求教。老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要多听他们的课,多请他们听自已的课,在得到指导点拨的同时,还能学到他们身上那种心胸豁达、积极进取、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等优良品质。
  2.向学生学习。这一点,部分新教师也不能理解,心想我已看过相当多的关于中小学生心理、行为、情感等方面的书籍,还要向学生学什么?须知,你所学只是泛泛而谈。只有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在教育教学中,与学生坦诚相交。才能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便于因材施教;也可知道学生最需要什么,哪些管理措施、教学方法适合他们,从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深师生感情,得到学生们的支持和爱戴。
  3.向社会人士请教,尤其是向学生家长请教。了解其子女在家表现情况,了解其管教子女的方法,了解家长对你工作的要求及提出得可行性建议。作为新教师,也要勇敢地把自已现在的处境、困难,尤其是工作中的感悟与学生家长沟通,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4.还可通过网络向名师名家求教。让名师名家来帮你排忧解难,既可询问教育教学中遇到得难题,也可就做教师的苦与乐与专家探讨。比如说,魏书生同志一连写了多封申请书,才当上一名小学代课教师,最后成为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可就你想知道的事向他请教。例如,他为何想做一名教师?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成长为教育专家的?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那些“奇思妙法”是如何产生得的……。
  
  (四)勤于反思钻研
  
  韩愈在《进学解》里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这么多的教育原理、理论通过,通过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向老教师、学生及家长、名师名家请教,一定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好方法、好措施。接下来就要在自已的课堂教学中、班级管理中,思考它们能不能用?如何用?效果会怎样?有没有改进、更新得地方等?例如,听课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听完课后,要反思一下,该教师是怎样处理教材的?如何突破难点的?有哪些“闪光点”?要是换成自已会怎样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教师“旧我”与“新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旧我”、不断创造“新我”的过程。这样,通过不断反思,钻研,就会产生属于自已的新认识,逐渐就有了自已对教育教学、对教师职业、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原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因此,勤于反思、钻研对新教师成长有很大帮助,既可缩短见习期,又可促进其成为独当一面的教学能手。
  
  (五)勤于反馈总结
  
  勤于反思、钻研是在头脑中进行得思维活动过程。特级教师于漪总结自已成功的经验时说,主要得益于两本教案,一是课前教案;一是课后教案。其中后者就是她的教学过程反思记录。新教师在上完一天课或一天工作结束后,及时向各方面获得反馈信息。通过教学日记、教学札记等,把在课堂教学中、班级管理上、组织得活动、竞赛中取得的点滴经验,应注意的事项及改进途径写下来,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抓住问题实质。例如,新教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课上好,让学生喜欢上你。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效果如何?如何改进?可通过学生的小测验、习题、作业、调查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等反映出来,也可邀请校领导、有经验的老教师、中青年教学骨干等来听自已上课或说课。评课方式应当是,首先应主动汇报自已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多媒体运用等方面是如何考虑得及要达到何种效果等。听取听课老师们提出得改进意见,找出整个过程的漏洞、欠缺,再共同把这种“应然状态”与在课堂上“实然状态”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搞清楚要采取何种措施能缩小或消除这种差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为一名教学骨干、教育专家。
  
  参考文献:
  [1]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陈平.引导新教师走上教学研究这条幸福之路[J].人民教育,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