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浅谈实验教学中实验教材的意义

作者:玄金红 盖彦荣 郭振环




  [摘 要]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普遍方式就是实验教材和教师讲解同步进行,这样的方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助长学生的惰性。笔者认为可以取消实验教材,以此来督促学生,让他们的脑子活跃起来。
  [关键词]实验教材 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的意义。教学中,实验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直观认识、自然规律的直接体现。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的必备场所。而实验教材是与实验配套的课本。有人说“实验教学是一部连续剧,实验教材就是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所以实验教材至关重要,其质量的好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普遍方式是:实验教材和教师讲解同步进行。教师手把手教,学生稀里糊涂的学。教师从准备实验到课上讲解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做实验也花去大量时间,但却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责任既在于学生的惰性,也在于老师的方法。学生的惰性除了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条件(内容详细的实验教材和老师课上的细致讲解)助长了他们的惰性。目前,电信类实验分两种: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基础实验大多都是验证电路原理的,专业实验中验证性实验也要占70%甚至更高一点。实验中,留给学生可以改动的东西很少,同学们的实验结果相差无多。所以我们有必要将这个充分的条件减少一点,以此来督促学生,让他们的脑子活跃起来!
  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取消实验教材。
  第一,先谈谈高校的实验教材,也就是实验指导书。学生在每门实验开课之前已经领到了一本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介绍的非常详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电路等。老师们想象的都很好:学生在实验课前认真阅读指导书,碰到不太懂的内容回到课本中去认真阅读,既能对书本知识起到一个复习的作用,也预习了实验。到了实验课上老师再稍加指点,那么实验做起来轻松自如,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目前高校也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工科院系课程繁多,学生时间安排得很满,没有多少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并且现在大多数学生本科毕业都考研,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实验又不属于考研范围。结果一般没什么人按老师的要求在课前认真准备实验。
  第二,说说老师的课上讲解。老师讲解的东西,与实验讲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实验内容到原理知识,从仪器的使用方法到实验的具体步骤,再加上注意事项,等等,教师讲解几乎占用全部实验时间的1/3,有的甚至更多。教师讲的过于详细,造成的结果就是:好学生用了很长时间提前预习,上课老师讲的很多东西对他们来说是没必要的;差学生提前不预习,老师讲课也不听讲;中等水平学生提前不预习,依靠上课认真听讲完成实验,效果很不错。
  第三,取消实验教材。从以上两点来看,教师讲解的内容和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基本算是重复,所以我们认为可以取消实验教材。老师提前两三天将要做的实验题目,涉及到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和实验电路等告诉学生,让学生复习相关的课本知识。到了实验课上,老师不再详细讲解这些提前布置的内容,一语带过,关键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学生手中没有任何实验资料,那么就会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而且还会做笔记,否则就做不出实验。这样,老师讲解的内容少了,学生花费的时间也少了,又强迫了学生认真听讲,实验效果也提高了。
  我系对单片机实验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方法如下:
  第一,讲课教师和实验教师为同一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使学生更深的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第二,不为学生准备实验讲义。学生认真听讲并且做笔记,将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都记录下来。
  第三,检查程序。没有提前编好程序的学生不允许做实验。
  第四,现场提问。实验过程中,老师针对学生的程序对其进行提问。
  第五,随堂测验。老师在实验课上随机出题,要求学生当场完成。
  第六,实验总结。写明本次实验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通过本次实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体会?
  以上是具体的操作办法。这样做之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加强了,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准备实验,做实验时还经常向老师提出问题,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都变得积极爱学了。通过实验,学生对课上老师讲的东西起到了一个巩固加深的作用,记得也更牢固了。效果非常不错!
  实验是高校出人才,创成果的重要手段。所以应该加强实验效果,深入开展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