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试论中职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 军




  [摘要]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努力探索出一条更好的教育途径,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提高中职生自我教育能力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
  自我教育是青年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要求,培养合格劳动者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对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
  
  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绝不能单纯依靠传统教育“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必须根据当前中职生教育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教育的目标。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主动地、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从而有目的地调整自己行为的活动过程。它应该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的有效手段。
  1 培养中职生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接受教育,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过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地按教育者的教育意图办事。这种带强制性的“灌输”,易导致学生思想抵触情绪,对学生的个性成长也不利,进而使教育功能降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实践证明,要把教育者的施教意图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就必须通过学生的思想碰撞。产生共鸣,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心的需要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稳定的言行的结果。从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全过程看,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内心深处接受教育的程度,这种结果是学生经过自觉或不自觉的思考后完成的,是被教育者“内化”的结果,是一般外力无法替代的内心活动过程。因此,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走向成熟。一个人不可能时时处处都得到他人的教育,但必须时时处处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特别是当一个人从学校走向社会以后,其直接接受教育的时间和机会大为减少,这时候个人的思想、言行就主要靠自我教育来支配。而学生在学校尤其在中专学习阶段正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始终驾驭自己,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自我教育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有信仰和责任心的人,而有信仰和责任心正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
  3 加强中职生自我教育符合中职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由于认知能力、生理等因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要求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发展,并且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要求。而且这一阶段学生自尊心很强,具有自我教育的强烈要求,如果这时把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中职生自我意识很强,面向未来,追求成功的愿望使他们心中出现“理想自我”。现实生活中往往“现实自我不符合理想自我”的要求,造成“自我矛盾”,这种“自我矛盾”常常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自我教育正是适应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更符合学生教育的实际。
  
  (二)中职生自我教育能力呈现的特点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受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达到社会规范要求的能力。它包括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而中职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具有以下特点:
  1 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能力,但易带片面性。生理和心理上的进一步发展,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使这一阶段的学生不在满足于停留在书本上的道德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是开始去寻找人生的真谛何在。这时的他们已初步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看待自己,看待人生的能力。但因为受认识客体的范围和个人阅历的限制,加之缺乏系统的马克思列主义理论修养,在认识自我时,常常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观性。经常可以看到、听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在发表意见、分析问题时,总是带有片面性,有时言辞很偏激,这些都是自我认识不成熟的表现。
  2 有初步自我评价能力,但容易忽视缺点。人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一是从他律到自律,即完全从行为的直接后果到动机,也就是以别人的评价为标准,到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二是从效果到动机,即完全从行为的直接后果进行评价,转向重视对行为动机的评价;三是从他人到自己,即从偏面评价他人到学会评价自己;四是从片面到全面,即从带有较大的片面性的评价发展到比较全面性的进行自我评价。从自我评价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分析出中职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阶段,自我评价能力显著提高。他们更加注重根据集体、学校、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不断评价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但这一阶段的学生在自我评价时,主要是根据自己理解的标准进行评价。当然,评价的准确性和差异性都是很大的。由于自我意识较强,自我评价的主观感情色彩较重,尤其是在评价自己时,只看到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3 有很强的自尊心,但自我约束力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增长,社会交往范围的广泛,这一阶段的学生逐渐自我感到走向成熟,因而他们的自尊心极强,自我表现欲望极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处处表现自己,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成熟。如果还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或对他们的言行横加干涉,或忽视他们的存在,他们都会非常反感,甚至引起强烈抵触情绪。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一方面热情奔放,另一方面又易于激动。情绪很不稳定。这时的他们情感丰富,思想活跃,但较之成年人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行为表现上具有不稳定性和缺乏克制力。因此,这时候教育者更要学会用冷处理和因势利导的教育方法。
  
  (三)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中职生自我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借助于哲学、法律、心理学等知识,利用思想教育工作的优势,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给他们以精心的指导和帮助,才能逐渐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真正把他们培养教育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技能型、应用

[2]